
1、何为传承?
这样的茶何其独特?包裹、圆融,所有的香甜都溶进汤里,聚而不散、缓缓而来。
2、红茶,喝的是什么?
也许是日常的香甜馥郁,对生活充满期待的故事;
也许是17世纪凯瑟琳公主将红茶带到英伦小岛时,不经意间煽动的蝴蝶翅膀,造就了一代帝国的故事;
还有红茶由东往西又传回中国,再次影响我们生活的故事。
……
那么,我们云南的红茶是不是有不一样的故事呢?
除了能品味来自偏远的云南边陲,2000米高海拔大自然的生态,能不能喝到近百年前中国制茶人为之奋斗的痕迹呢?
能。
比如这款「传承」。
包裹度是什么呢?
这样的包裹度从何而来?
只有依照标准的工艺才会具有好的包裹度。
如果不是上个世纪时局巨变,如果不是中国由于某些原因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人才流动,也不会迅速地创生滇红这个品牌。
滇红正是在南渡北归的大潮当中产生的。
有一帮来自安徽、福建等地富有经验的制茶工程师被迫转移到了大后方。在云南,跟云南本身具有的资源有了有效的接触,产生了化学反应。
于是,滇红诞生。
这就是“传承”。
4、背景资料补充: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对于上个世纪的中国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时局动荡的开端。此后的六年时间,北方迅速被日军占领。
1937年底南京沦陷,很快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北方大规模的人才流动也发生着。因为国民政府当时是往西南方向移,所以大量的人也就往西南方向移。一部著名的小说《南渡北归》讲的也就是这段历史。
Ps:《南渡北归》三部曲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系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
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
这个阶段大量的知识分子迁到了西南方向,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在昆明建立了西南联大,除了全国最优秀的文人才子,那些非常有经验的工程师,包括建筑工程师、水利专家等,全都在那个时期来到了云南。
今天云南所有的水利开发系统,都是在那个时期就已经完成了规划。云南的非常多的东西都是在那个阶段奠定的基础,可以说那个历史阶段造就了今天的云南格局。
而滇红,就是这样的大背景下的产生的。
这里要提到缪云台先生,作为云南的爱国民主人士、实业家,1935年起,先后在云南建立了40多个中小企业,他运用西学的先进经验,引进先进技术,启用专业人才,发展地方实业,使云南历史上的一贯的贸易逆差变为顺差。
冯老先生有个外号,叫冯鼻子。后来时局稳定,他去上海外贸局做进出口商品检验,一个茶他一闻就知道问题在哪,审评已经出神入化。
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上贯通,真正懂茶的人,他就是“滇红之父”。
△“滇红之父”冯绍裘
冯绍裘也是在偶然中选择的凤庆。
但冯绍裘仍然坚持选择凤庆,这就体现到缪云台的一个作用,他果断信任冯绍裘,拨款建厂。
除了凤庆品种非常适合做红茶,当时云南的政治和资本环境,也同样给了冯绍裘巨大的支持。
云南人,云南的资源,对冯绍裘为代表的这样一群技术人才给到了予取予求的支持,滇红由此诞生。
滇红的产生对于当时的时局也有着巨大的贡献。
战争时期,国内经济匮乏,当时出口的茶叶能够给国家带来外汇,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