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真的很多元化,即可雅可俗,还可高大上,又可普遍化。可无论
茶多么的多元化,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
茶就是用来喝的。在所有的
茶中,受到茶友比较喜爱的则是
普洱茶,有的
普洱茶友则有疑惑,为什么自己喝
普洱茶越喝越渴呢?
别人喝
普洱茶都是
生津止渴,舒适的
喉韵,滋润口腔,可自己偏偏有口干舌燥的感觉,这是为什么?越喝越渴,这种情况正常吗?还是自己买的
普洱茶的品质不好?根据茶友的这几个问题详细说说。
大家都知道
饮茶提倡热饮或是温饮,但过热饮用会烫伤口腔,产生一种干涩感。特别是很多人都会以为“
喝茶就要喝新鲜的”,不管茶杯有多么烫手,茶水有多么烫嘴,仍然咕噜咕噜地把热茶喝了。其实我们喝过热的开水,也会有相似感受。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提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气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等茶从热转温,不烫手也不烫嘴之后再喝。
生茶张建议大家饮用
普洱茶时,饮用温度在25摄氏度以上,55摄氏度以下。
茶多酚(TP)是一种化合物,被认为是
茶叶中最重要的元素,
茶叶中天然存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为什么
茶多酚类还会引起干涩呢?
普洱茶茶叶中含有
茶多酚类物质,这种物质入口会在舌头上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膜,让舌头发干、发涩。这层膜破掉之后,便
转化成了大家常见的
回甘,这也是一种
好茶的标志。
在
制作茶的过程中,有过高温干燥的
工艺问题,或者后期有过高温高湿的仓储问题,轻则口干舌燥,重则会有
锁喉的情况。
新制
生茶如果在
杀青的过程中火功高了,喝起来嗓子会有“燥”感,也会让人觉得口舌发干。
还有一些刚新制的
茶类因刚经过
杀青干燥或烘焙,茶中火气较大,没有经过陈放就拿来喝会感觉有“燥”感。所以新制的茶要陈放一段时间后再喝,以免上火或出现“;燥感”。
更不能将
普洱茶放在封闭不透气的地方,因
茶叶需要呼吸,需要和氧气进行接触,这样才能唤醒
茶叶中的酵素酶,而后进行
后发酵。
普洱茶饼撬开后,要仔细放置在
紫砂壶或干净透气的器皿中,若将茶直接放置于空气中,茶快速氧化出现油耗味,也会出现“燥感”。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喝
普洱茶引起口干舌燥的原因,其实口干舌燥用的专业的茶评词语来说,这就是不好
喉韵。有的茶友会问什么
喉韵?
生茶张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
普洱茶的
喉韵,即甘、燥、润三方面。
【甘】
甘是
普洱茶汤带来的喉部
回甘的
喉韵,是所有
品茗者都喜欢的,甘的品味比较含蓄,不像香那样飘逸,往往苦味相伴,苦尽甘来,许多
品茗者所以喜欢苦味的
茶汤,就是因为苦后而能
回甘。
【燥】
燥是
饮茶后喉头不舒服的感觉。
茶汤水性如果太利或太过苦涩,会使喉头难受,产生干而燥的感觉,强烈者甚至造成吞咽困难。
云南以外或边境茶菁制成的
普洱茶,因为品质不好,饮后
锁喉(即喉感燥刺)。燥感除了喉头极不舒服外,还会让品饮者焦虑不安,影响健康,因此品饮者最好避开这样的
普洱茶。
【润】
润喉是解渴的第一步,再补充足够的水分,因干渴而产生的郁闷立刻得以消除,胸怀舒畅。有时候天气太干燥,或吃得过于咸腻,口干舌燥,白开水喝得越多,却感觉越渴。
如果能饮到一两口上好的
普洱茶,喉头因此润滑,干渴感自然解除消失,舒服且顺畅,一般
古树茶普洱茶经过适当陈化后,能达到“喉吻润,破孤闷”的境界。
普洱茶的
生津效果形成良好的
喉韵感。
生津是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在中国传统的
养生中,唾液是无上至宝,有“延寿浆”之美誉。
口中
生津一方面可以解渴舒顺,另一方面可以滋润自己的生命,品
饮茶汤后
生津,不但能舒顺
喉韵,滋润口腔,营
养生命,更能提供
品茗的精神意境。
总之,
好茶一定是舒适愉悦的,任何不适口感的存在都需要警惕,毕竟
喝茶健康最重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