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烟的才是好茶?”
那今天这篇文章,就来和茶友们聊聊很多人都在追烟香的原因。
喜欢烟香的理由
这是因为在哈尼族,布朗族等茶山民族中,家里火塘都占有重要地位,烧火、做饭,烤火都要依赖它,即使在走向富裕后,这一传统依然保留了下来。
除了这三种外,其实还有一种很特殊的烟香,那就是下关沱茶特有的一种香气,在下关老茶客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说是“无烟不下关”。
源下关烟香的来源
关于下关烟香的来源,以前大家都认为也是普洱茶初加工环节不小心熏进去的,以前茶农生活艰苦,做饭、炒茶都用一个锅,烧柴火的烟味很容易被茶叶吸收。
于是厂里的技术人员就开始长达数年的研究,经过数年的对吧测验,他们发现所谓“下关烟香",其实是“太阳味”转化的结果。
这种说法认为,晒青毛茶经太阳强紫外线的照射后,然后再在相对低温、干燥的环境中存放两三年以上,会产生一系列的复杂反应,最终出现烟味。
下关特有的这种烟香,更侧重于味觉上的感官,而嗅觉上的感觉相对较弱,这其实也是自然烟香,和熏进去的松烟香的差别。
因此,下关沱茶的烟香其实是茶叶本身就带有的味道,茶叶经过存放,青味退去,其他香气物质隐去后,原本就很醒目的烟香味会更加突出。
同样的毛茶,放在勐海、临沧存放,烟香都是有差别的,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湿度都比下关大,湿度大,氧化速度更快,因此只有下关能出这个味道。
另外,当年新制成的毛料,也是很难出烟香的,有茶友可能觉得不对:我买的下关新茶也能喝出烟香啊。其实这是因为下关沱茶经常使用拼老料。
2005年以前,下关茶厂的规模远超大益,一直是普洱茶行业的龙头,厂里多年来形成了一种传统:原料仓库必须有5000吨以上的库存。
再更早以前,下关茶厂在选料上基本是老料用了才补新料,一般要3年才能完成一轮的循环,因此所用原料都是经过两三年以上存放,已经形成了烟香。
总结一下,在众多烟香中,下关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这是下关的气候环境,下关茶厂高超的拼配技术,和毛料的长时间存放所共同决定的。
说了这么多人喜欢烟香的原因,小编也来聊聊自己对烟香的看法:以前在机缘巧合下,烟味成为了“厚”的直观表现,而现在则是“为了烟味而追烟味。”
烟味与茶叶内质的关系
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香港普洱茶市场,当时的香港头盘商选茶的标准,最看重的是内质,他们称内质丰富的茶为“厚”。
这一标准很好理解,传统港仓本就追求快速陈化,茶质不够“厚”的普洱茶,很容易在存放过程中陈化到位,失去上升空间。
这些香港茶商虽然没去过云南,也不知道这个原因,但却觉得这种带烟味的茶质更“厚”,于是就追求这类带烟味的茶,慢慢的将这个喜好普及开了。
而后,“白菜”“孔雀”等带烟味的中期茶爆火,连带着布朗系的崛起,让更多不太懂茶的人下意识觉得:有烟味的就是“好茶”。
其实,早期追”烟“,是在求“厚",也是在找内质丰富的茶品,可以算是业界在寻找古树茶路上走过的一条弯路。
而现在的人不明就里,为了追烟味而追烟味,甚至故意熏进松烟香等原本不属于普洱茶的烟香,多少有些本末倒置。普洱茶千山千味,本不应以烟味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