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熟茶,自然首先要从现在的数字标杆7572谈起,但我在上次统计勐海茶厂熟茶出品时第一个看到的却是7262,加上我第一次购买的完整样茶就是2000年中茶绿印7262,先入为主吧,我对7262的印象更加深一些,所以谈到具体茶品,就从这个唛号讲起。
——7262唛号的源起——
关于7262唛号和茶品的早期历史,自然我很难给大家提供新资料,能做的就是搬运网上的信息,用我自己的话再说一遍,尽管不能保证这些资料是客观正确的,但我从多个来源获取的信息基本相似,很少发现其他声音,所以姑且认为是可靠的吧。
传说在九十年代中期之前勐海茶厂给港商定制的茶品多为7级以下的原料(数字大于7,即等级较低),这样日积月累7级以上的原料就累计下来,当时熟茶主要还是7572/8592为主,等级较高的原料势必要找合适的茶品来消耗掉,这样就有了研发一款等级高于7572/8592的唛号,7262就应运而生了。
7262这个数字它就像我们之前讲到的7222/7522一样,前两个数字不是配方产生的年份,而是要分开来,7是为了纪念熟茶发酵技术在70年代研制成功,2和6分别代表茶饼面茶和底茶使用的原料等级。
据说这个唛号诞生于1996年,但市面上找不到2000年前的定型7262产品,只有97/98年的试验产品少量存世。我咨询了几位资深茶友/茶商,他们的意见是2000年前仅仅是试制,没有批量生产,而且饼型配方都未定型,更没有明确包装,试制作产品还使用过八十年代的外包纸。
基于上面的原因,目前能找到的最早7262版面就是中茶绿印、无R红大益和中茶黄印版(可能是定制茶),仓储方面中茶绿印常见到港仓版,后两者此后在2001-2014年作为常规产品每年都有出品,2015年后出品减少,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
——了解7262后,更容易明白7572——
刚开始喝普洱生茶我们会从7542开始,但是对于熟茶,我个人不建议从7572入门,虽然两个数字茶在生熟茶中的地位一样。我的经验就是,7572不太容易喝明白,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的优势在汤感和层次性,这两个点如果缺少对比,总是喝7572是不容易明白的。
7262的特点是比较容易捕捉的,比如它的香气,无论是早期的糖香、枣香,中期的熟米香、木质香、参香,刚入口就容易喝出来,另外就是它的甜度也较易感受到,人的口腔对于甜味是敏感且易受的,有了香和甜,对于熟茶来说,一般新喝茶的都乐于接受,也会留下较深的印象。当然,7262喝多了,有人也不太喜欢它这种甜甜腻腻的感觉,这也许不是茶不好,反而是你可以换换口味了,如果换成7572,你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啊,7572原来这么好喝!
是的,7572需要从它的层次感体会,刚开始入口就是茶汤的厚度,将香气、甜度等滋味包在一起,必须等上几泡以后,香气通过回味才能丝丝缕缕地出来,这种层层展开的香气和滋味,需要静下心来慢慢体会,也是7572不容易为人所了解的原因吧。
——10年到20年,渐入佳境的7262——
手头有13/06/05/03/01/00等批次的7262,最近一段时间集中做了测试,整体的风格是这茶的香气甜度比较突出,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与上文介绍的几个阶段较为吻合,其汤感要到06年才有明显的变化,表现和7572不同:7262的汤更显得聚合(7572是粘稠的,厚重的),如果用物理学的密度来表示,超过18年的7262其汤的密度会显得更轻,而7572是更重,这一点可能是我的主观感受,不知道茶友们是否有同感。
比如2000年无R 7262,茶汤含在口中,好像浓缩成团,但又不显得重,就像薄薄的果冻,非常突出的滑度。另外一个感受就是7262的体感,总体表现不如7572,它的口腔生津感以及身体的暖、润和气韵感受一般不如7572,这一点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检验,提出来供大家对照留意。
2000-2006年的7262,其香气比较突出的就是显木质香,这是我偏爱的香气,就像生茶的中烟香一样,是一种可以检验仓储的香气,仓储不好的生茶,基本没有烟香;熟茶的仓如果偏湿,会出现湿桔梗甚至烂稻草的味道,更多时候我们会用参香来表示,就像传统港仓的熟茶那样。木质香,如果带着参香同时出现,也不奇怪,但香气中伴随水气就会减弱愉悦度。
——以后还有7262唛吗——
之前说过,大益最后一批7262是2018年,距今已整整5年了,其延续性远远低于另外两个老五样(7572/8592),在熟茶品种收缩和数字茶渐渐式微的时代,7262能否有延续还不好说,毕竟过去有超过30个批次的历年版本足够我们品饮和跟进了,熟茶的趋势是工艺不断改进和用料的升级,对于我们茶友来说没有太大的必要关注新品了。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