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论茶 >

80年代大厂的熟茶工艺和原料,跟近些年有什么不一样?

时间:2024-05-08来源:北鱼说茶 作者:张北鱼浏览:
本质其实是原料造成的,七八十年代那个时候做的普洱茶,原料是大树茶,它的内质会相应更多更丰富,它发酵出来足够醇厚度的时候,内质也没有开始全面氧化,仍然可以保留足够的余地。
友们有没有发现,七八十年代的国营茶厂熟茶喝起来很有劲!
 
而2000年左右的则略显粗糙,为什么?
 
前些天有茶友提出了一个假想,是不是那个时候的熟茶发酵度不一样,造成了这个区别!
 
我们先聊聊熟茶叶底,2000年左右的熟茶叶底颜色明显会更深,而七八十年代的老熟茶呢,则是三色叶底,绿色的比例要更多,从表面上看,早期的熟茶发酵确实留有更多的空间余地,邹炳良老师确实也说过,七八十年代的熟茶发酵程度偏轻!
 
那为什么2000年左右的熟茶工艺,要做出这样的调整呢?
 
本质其实是原料造成的,七八十年代那个时候做的普洱茶原料大树茶,它的内质会相应更多更丰富,它发酵出来足够醇厚度的时候,内质也没有开始全面氧化,仍然可以保留足够的余地,而2000年左右做的普洱茶原料主要是小树茶,那你想要发酵出足够的醇厚度,就必须把发酵周期延后,这就会导致茶叶的氧化程度加重,叶底就会偏黑偏褐一些,如果小树茶也要发成三色底,也要氧化偏轻,也要留余地,那么它是根本没办法喝的,会发的非常粗糙,没有醇厚感!
 
那七八十年代,为什么会用大树茶来做熟茶呢?
 
因为那个时候的台地茶少,(台地茶是后期普洱茶的一类种植方式)像台地茶这样芽叶整齐的原料,会优先拿去做当时利润率更高的红茶绿茶,要还原出历史上茶的样貌,并不是单纯在工艺上做一个转向,而是需要一个系统的还原,你得从原料,从环境,方方面面去做研究,所以大家知道我们的熟茶为什么会氧化度偏轻,花果香明显了吧~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邹炳良  普洱茶  台地茶  大树茶  普洱  工艺  原料  茶叶  熟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龙井茶的品种与制作工艺
龙井茶的品种与制作工艺
识熟普之工艺 品饮 鉴别 存储
识熟普之工艺 品饮 鉴别 存储
 你知道制茶的核心工艺是什么
你知道制茶的核心工艺是什么
竹叶青茶工艺品质
竹叶青茶工艺品质
紫砂壶按制作工艺种类来分类
紫砂壶按制作工艺种类来分类
奉化创新工艺开发优质茶
奉化创新工艺开发优质茶
老班章初制工艺真的这么重要么
老班章初制工艺真的这么重要么
普洱茶制作工艺之熟茶篇
普洱茶制作工艺之熟茶篇
白毫银针的制作工艺
白毫银针的制作工艺
白茶的“减法”工艺
白茶的“减法”工艺
白茶“加法”工艺
白茶“加法”工艺
茯茶的基本工艺流程
茯茶的基本工艺流程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