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沱本来应该是提土旁的坨,是因为这个团茶的做出来以后刚加工的时候,它不容易散热,它的水汽也不容易散干。
因为紧紧的一大坨,用布揉了裹紧,那么水汽也不容易散发,就不容易干,所以在雨季天容易受潮湿。
到了1900年的时候,景谷有个李文向,他做了一个很好的改良,就是在团茶布带打结的地方,用一个杵,用一个木棒,把那个紧紧的压进去。
然后本来是一个圆球形的,下面就产生了一个洞,就像一个倒过来的碗一样,就变成了碗形的一个形状,就非常有利于它散热。也非常有利于它干燥,这个时候沱茶就产生了。
后来这些茶大量销售在当时四川省的简阳市、资阳市,就是内江流域,沱江流域。
沱茶真正诞生
但是当时供西藏的茶是蘑菇茶,就是像一个蘑菇一样,不但是上面有半个球形,还有一个把把。
后来到了下关茶厂,根据景谷这个改良以后,因为它比较容易散热,不容易发霉受潮,然后就把蘑菇的把去了,又把打结的地方再压进一个洞进去,就成了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