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无论怎么热闹,无论怎样的“天价古树茶”,价格都只限于新茶阶段,仿佛消费者争先恐后的都只会去抢新茶,而山头古树茶的老茶却既没有炒作,也没有哪家品牌在推广,说是无人问津也不为过。
一、一个片区的山头古茶存几年后都差不多吗?
这大约是许多茶友普遍持有的观点:
真的是这样吗?
那为什么还有人有这样的疑问呢?
1.品饮体系是不完善的,或者对于古树茶更深层次的品鉴是缺失的:
首先,这些特点会随着正确的仓储变得愈发“纯净、鲜明”。
举个例子,冰岛老寨的新茶有冰糖甜,经过数年正确的仓储,同样有冰糖甜;
2.买到的产品不是纯正的名山古茶。
如果买到的不是纯正的名山古茶,那存多少年年当然也不会变成名山古茶的特点,这个没有什么说的。
3.仓储出现了太大的问题。
二、为什么名山古树茶“贵新不贵陈”呢?
那为什么名山古茶市场上,新茶的热度始终压老茶一头呢?
我觉得有几点原因:
1.不是不贵,而是贵的大都不可能出现在终端市场。
从某种程度上说,山头古茶的出现造成了市场的消费分级。所以消费名山古树的人几乎都是那群人。这群人具备五个特点,我们之前有过总结:“潘驴邓小闲”
第一件,潘安的圈子。潘安不仅长得帅,最重要他是是西晋第一男团“金谷二十四友”之一,二十四人里有与皇帝的舅舅斗富获胜的石崇,有洛阳纸贵的左思,有陆机陆云……包含了巨富、文学家、政治家等等,有这样一个圈子,这高端茶才能流通;
第二件,驴一样的倔劲。所谓倔驴,就是脾气执拗的人。这种人我行我素,不听劝告,不计后果,不讲道理,对于名山古树茶,就是要有这种不计后果的喜欢;
第三件,像邓通一样有钱,有钱才能玩得起名山茶;
第四件,小,就是心细,要心细才能喝到别人喝不到的点,才能喝出名山古树茶与其他茶不一样的地方!
第五件,闲,就是要有闲工夫,要有很多空闲时间,才能称得上玩,
2.品牌手里的名山古树老产品,是为了更好的销售新茶,而并非以老产品变现。
一些精研一个小产区的品牌手里肯定也是有老产品的。
这样一来,既保障了产品品质的稳定,又提供了产品稳定清晰的转化脉络。
换句话说,有老的产品作为背书,是为了让消费者更好的相信产品的品质。
3.名山一定有好茶,但名山并不是一定好。
名山一定有好茶,这里不解释。
三、越来越多的名山古树茶都是新茶好喝,越存越薄。
总之,一年左右的新茶就是不好喝。
新茶不好喝,要等上三个月,半年、一年或者更长时间后才会出现好滋味吧?
那怎么办呢?改变工艺,让新茶好喝。
这其实是为了迎合当下的市场产生的工艺,可以勉强称之为探索,但世间所有的平衡,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新茶表现的过分惊艳,其后的表现可能就会差强人意。
这样的茶叶是不具备后期存放价值的,贵新不贵陈,也就说得通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