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仔细讲解,究竟什么是“烂石出好茶”。
烂石出好茶,此话来自哪里?
什么是“烂石”?
《茶经》中描述的“烂石”结构,最上面是散乱的石头,中间则是石粒、沙砾混合的土壤,最下层则是黄泥。
从字面上看,所谓“烂石”是指风化比较完全的土壤,这种土壤适于茶树生长发育。
吴洵老师根据土壤质地分类,在《漫谈“烂石”出好茶》中将我们所说的“烂石”统归于现在的砂质土。
为什么“烂石”能出好茶呢?
首先,“烂石”的土壤是砂质土,土体疏松,通气、疏散条件好,不闷不潮,符合茶树喜湿怕涝的特性。
其次,便是因为“烂石”的含砂量高,土壤热容量小。白天吸热后升温快,夜间散热后降温也快,昼夜温差大,有利茶树对同化物的吸收积累。
最后,从石头的风化角度讲,往往以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为辅,因此,“烂石”一般多见于高山上。
远的不说,我们最为熟悉的福建武夷山,就是典型的“烂石”土质。武夷山的茶树普遍品质都很高,特别是产自崇安县砂砾岩上的茶叶,每年都是好茶者争相抢购的对象。茶树们沿峰近岩,当地便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的说法。
关于“烂石”的疑惑,你都看明白了吗?今天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日后选茶有所帮助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