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论茶 >

以茶相对,邀余茶话

时间:2024-02-04来源:互联网 作者:茶妹妹浏览:
语言是上天赐给人类的沟通技能中,最便捷的一门表达艺术。他们可以优美可以骇人,甚至语言大师在说话之前改变几个措辞,就可以用更高级的方式表达同一种意思。 所以,这次我想说说茶话会。注意,我说的并不是茶会,而是现代公司企业中最流行的茶话会。在说这个话题之前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语言是上天赐给人类的沟通技能中,最便捷的一门表达艺术。他们可以优美可以骇人,甚至语言大师在说话之前改变几个措辞,就可以用更高级的方式表达同一种意思。
 
所以,这次我想说说茶话会。注意,我说的并不是茶会,而是现代公司企业中最“流行”的茶话会。在说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茶会”与“茶话会”的细微差别。
 
从古今中外的历史看来,传统意义上的茶会,在日本,基本上就是日本的“茶道茶会”,这种“茶道茶会”拥有700多年的历史,中国虽然是日本茶道的发源地,但却是日本将“茶道茶会”发展成为一种所谓的茶艺术。在台湾,1990年由荣章构思的“无我茶会”风靡各处。这种茶会形式的特点是参加者都自带茶叶茶具,人人泡茶,人人敬茶,人人品茶,一味同心。在茶会中以茶相对,广为联谊,忘却自我,打成一片。在中国同样形式的地方茶会还可以包括西藏的酥油茶会、南京的赏鸟茶会等等。
 
转观传统茶会,从茶会主人为宾客与陪客之间关系远近的细致确认到茶种茶点选用的寻觅奔波都不难发现,一种由一人或一个家族主导进行的茶会逐步演变成了由众人共同成为茶会主人从而更好的参与其中。
 
茶话会,顾名思义,是在茶会的基础上人们把茶点拿来招待宾客的社会性聚会,在我国现代,茶话会也是谈心与交流感情的传统形式。它既不像古代茶宴、茶会那样隆重和讲究,也不像“茶道”一样需要严格的礼仪和规则,似乎与英国中世纪贵妇人们的下午茶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朝方岳在一首名为《入局》的诗中写道“茶话略无尘土杂,荷香剩有水风兼。”这也是中国茶史上关于“茶话”最早的记载,描写的就是各业各帮的商人以约定的茶楼作为集会地点,边饮茶边交流行市,进行买卖的场景。同样的,清朝同治皇帝的《临川县志·古迹》引《正觉寺醒泉铭·序》中说“万历己亥,上人邀余茶话,茶味甚奇”,也是茶话记载的代表。
 
我参加过不少茶会,得到的感受更多的是鉴于“茶会”与“茶话会”之间,也许性格使然,茶会给人的感觉更加正式且严肃,而茶话会的则像是邀上三五好友,寻找共同的话题谈论不同的观点,却常常忘记其实众人之间不曾相识。
 
朋友定居在韩国,偶然回来聊天的时候讲了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韩国前后辈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划分非常严格,相信很多看过韩国电视节目的人也有一定了解。除了韩国企业文化中固有的聚餐文化之外,每几个月会召开一次所谓的“反省会”,在这个“反省会”上,人们可以抛弃上下级的身份、前后辈的束缚,我认为可以说是“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的现实版。任何的感恩或者不满、发泄,都可以在“反省会”中大声的说出来,剔除敬语的说话方式,以平级身份进行完全平等的对话,“反省会”结束之后再恢复各自的身份重新开始工作与生活。“反省会”最大的好处,并不仅限于反省他人,更多的是人们在督促别人反省的时候也反省了自身。
 
龙应台有一篇文章叫做《文化是什么》。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文化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
 
当代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里,其实很多时候都在言不由衷与身不由己中度过。我们想要一场简单的茶话会,不是直至标的感恩戴德也不是愤怒无比的发泄人生中的偏颇。只是需要一个环境,一个机会,说一些话也喝一点茶,然后学习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罢了。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酥油茶  下午茶  普洱茶  中国茶  普洱  茶叶  饮茶  茶具  茶道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勐海县鸿福茶厂
勐海县鸿福茶厂
茶树的形态特征简介
茶树的形态特征简介
茶多酚:茶叶的价值所在
茶多酚:茶叶的价值所在
如何健康饮新茶春茶?
如何健康饮新茶春茶?
茶是保健大师
茶是保健大师
一日三杯茶益于健康
一日三杯茶益于健康
云南土林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土林茶业有限公司
易武同盛茶庄
易武同盛茶庄
品茶八要点
品茶八要点
中国茶文化辉煌的见证:茶具
中国茶文化辉煌的见证:茶具
风雅高香思茅茶人
风雅高香思茅茶人
浅谈饮茶学问
浅谈饮茶学问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