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论茶 >

蕴藏本质传承经典--品八角亭8号茶砖

时间:2023-08-22来源: 中国普洱茶网 作者:入江之鲤浏览:
岁月流逝给我们留下的是沧桑之感,对于茶来说,时间留下的却是那陈香醇厚的滋味。熟茶便在岁月沉淀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滋味;熟茶砖的出现,则是同时承载着岁月的厚重之感,一种乘风破浪的勇敢。 八角亭2016年8号茶砖的出现,遵循传统,展现的是经典,传承的是不变的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岁月流逝给我们留下的是沧桑之感,对于茶来说,时间留下的却是那陈香醇厚的滋味。熟茶便在岁月沉淀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滋味;熟茶砖的出现,则是同时承载着岁月的厚重之感,一种乘风破浪的勇敢。
八角亭2016年8号茶砖的出现,遵循传统,展现的是经典,传承的是不变的文化,这是一款传承经典,承载厚重岁月的茶。我们不能改变时间,但是我们可以在这一杯茶中品到时光流逝中沉淀出的滋味。
初初看到“8号茶砖”,这个朴实又特别的品名就特别引人注意,打听了一下才得知,八角亭的工匠们精选布朗山大叶种乔木老树晒青毛茶原料,采用独特的发酵技术,总共拼配了10个茶样,经过审评一致认为8号茶样大气厚重,条索壮实均匀,汤色红浓明亮,陈香持久,而且喉韵悠长,经久耐泡。根据茶样编号,将其命名为“8号茶砖”。
拿到手里的“8号茶砖”,第一感觉就是份量足。茶砖整体包装很大气,红色礼盒手提袋给人时尚的感觉,三层包装,每一层都有“8号茶砖”图案,更是精美,凸显8号茶砖的品质。茶砖重2千克,给人一种厚重感,仿佛里面装的是过去沉甸甸的时间。
迫不及待拆开最里一层的棉纸包装,一块厚大的茶砖便完整展现出来,条索匀整,红褐紧结,凑近茶砖轻嗅,一股淡淡的陈香缓缓袭来。茶砖压制松紧适度,有利于后期的转化
茶砖见过不少,但是重达2千克的茶砖却并不多见,整个茶砖给人的感觉便是厚实、稳重、大气,所以不论是从外观还是内里,都很适合收藏或是赠送给亲朋好友。
“8”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幸运数字,所以“8号茶砖”被八角亭的匠人们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这样的茶砖,怎么能不引起人们的好奇呢?想尝一尝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滋味。
好茶,就想要马上品饮,撬茶8克左右,玻璃盖碗冲泡洗茶2遍出汤。
第1泡,汤色红褐,茶汤入口滋味稍显平淡,应该是没冲泡开的缘故,所以茶汤滋味似乎并没有完全出来。
第3泡,汤色比前两泡加深,显得红浓,茶汤入口顺滑,滋味醇厚,陈香纯正,但在喉间有微微燥感,毕竟是今年的新茶,相信若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会转化出更好的滋味。
第5、6泡,汤色红浓明透,显得很干净;茶汤滋味醇正,无杂味,口感饱满,纯正的陈香扑面而来。8号配方确实与众不同,这持久的香气让人沉醉。
第7、8泡,茶汤依旧红浓明亮,汤感厚实,有淡淡的陈香在口腔之中,韵味悠长,此时公道杯底还留有陈香
第10泡以后,茶汤颜色稍微变浅,茶汤醇厚度有些下降,入口汤感变得柔和了许多。
经过十多泡,茶汤经久耐泡仍有滋味,最后再看叶底,整体叶片肥厚匀整,柔韧度好。
好茶,会在时间的沉淀下,变得越来越有滋味,呈现让人沉醉的韵味。虽说现在的8号茶砖可能对有些人来说还比较新,但是它延续了传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陈越香,显露出藏在内里的韵味,展现岁月流逝中那些厚重的历史文化,带我们品味时光的陈香味道。
八角亭2016年8号茶砖,传承了经典,承载了时间的厚重,留下了岁月的味道。相信在岁月的沉淀下它会变得越来越好,成为有一个不可复制的八角亭经典。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晒青毛茶  越陈越香  茶汤滋味  八角亭  公道杯  布朗山  普洱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八角亭2016年大典景迈
八角亭2016年大典景迈
勐海八角亭茶业之七彩孔雀
勐海八角亭茶业之七彩孔雀
八角亭勐宋早春乔木银毫沱
八角亭勐宋早春乔木银毫沱
千年古茶山八角亭南糯大叶方砖
千年古茶山八角亭南糯大叶方砖
八角亭茶业2016年pu'er tea生
八角亭茶业2016年pu'er tea生
八角亭“南红”熟茶从容上市
八角亭“南红”熟茶从容上市
八角亭龙须茶的制作工艺
八角亭龙须茶的制作工艺
致敬长征八角亭柒伍肆零荣誉回
致敬长征八角亭柒伍肆零荣誉回
蕴藏本质传承经典--品八角亭8
蕴藏本质传承经典--品八角亭8
体味高海拔的霸道八角亭滑竹梁
体味高海拔的霸道八角亭滑竹梁
“八角亭”普洱在济举办品鉴会
“八角亭”普洱在济举办品鉴会
博爱与“博”饼可兼得 品普洱
博爱与“博”饼可兼得 品普洱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