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经典,本该圆满 下关高山小飞,2003年面市,由其极小尺寸的薄纸内飞而得名,说来兴许有些偶然的韵味。然而,恰是这个偶然,下关高山小飞从此成为经典。 2012年,下关高山小飞终于又一次出现;之后一等又是4年,也就是今年下关高山小飞再次唤醒我们藏于心底的期待。
既是经典,本该圆满
下关高山小飞,2003年面市,由其极小尺寸的薄纸
内飞而得名,说来兴许有些偶然的韵味。然而,恰是这个偶然,
下关高山小飞从此成为经典。
2012年,
下关高山小飞终于又一次出现;之后一等又是4年,也就是今年
下关高山小飞再次唤醒我们藏于心底的期待。
可是,既是经典,怎么可以单有
生茶?于是2016年
下关高山小飞
生茶面市不久后,高山小飞
熟茶接踵而来,为小飞“姐妹饼”,真正成全了小飞饼的圆满结局。
高山之中,小飞神韵
先前的高山小飞始终沿袭
七子饼茶的传统包装,而2016年的小飞包装更具韵味,
熟茶亦然。
米黄的绵纸上,高山傲立,云雾缭绕,
茶树隐错。何为高山?或许是一个海拔,或许就是那终也散不开的云雾。
其茶饼,
制作厚实圆润,条索清晰匀整,不少金色芽头铺于饼面。茶饼压制松紧适度,以至于很容易撬出完整的茶块。
尽管是新制茶品,但是由于技艺的精湛,所以并没有新
熟茶的渥堆味。
历经等待,终得一品
对于高山小飞饼,一直在等待,甚至不确定究竟何时会再见它,而小飞熟饼,出现的时候颇有些意外。
取茶,开汤,品味:
洗茶2遍出汤,
茶汤褐红明透,十分干净。
第1泡:
茶汤红明透亮,香气浓郁而无杂味;
茶汤入口顺滑绵和,有轻微稠感,虽是新茶,但并不燥。
第2、3泡:快速出汤,
茶汤滋味更显醇厚,顺滑,有微微香甜感;待
茶汤微凉后,甜感更显。
第5、6泡:
茶汤红透,入口稠厚度增加,有微糯的感觉,顺滑度不减,口腔内香甜饱满。
第7、8泡:
茶汤透亮度不减,入口顺滑,甜度表现一如既往的好,喉咙之间显甜感弥漫。
第9泡左右,
茶汤汤色变浅,但依旧清透干净;入口纯净绵和,稠厚度有些下降,口腔舒适感强烈。
到第十二三泡,感觉滋味淡了后没再继续
冲泡。看了一下
叶底,褐泽水润,且有韧度。
下关的茶,
生茶喝得比较多,大多数都独具
下关风味。
熟茶喝得不多,但这高山小飞确实令人感到满意,尤其作为一款新茶,却丝毫没有给人不适感,这就难得,而对高山小飞的多年等待,也算值得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