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美文 >

生活的留白也需要品茶的艺术!

时间:2018-08-18 10:37来源:第一茶叶网 作者:佚名浏览:
在品味茶香的过程中,去感受人生领悟茶道中的精神,这便是生活留白的艺术!
从接触茶叶到喜欢上喝茶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岁月,在这段时间里,无意中发现生活的闲暇时刻也可以让自己过得如此充实。由此生出感慨,年轻时候青春的浪费是让生活过得枯燥乏味,好像生命就是那么的无趣,以至于过了几十年,生活好像还是停留在原处。
 
这可能就是品茶和参悟茶道带给我的惊喜,让我及时领悟,生活的留白也需要艺术,不能用荒废去填补。
 
自己喝却并不是很懂茶艺,见到茶艺师在茶台上摆弄,由鉴茶选茶到冲泡斟茶再到茗茶介绍。这个过程好像都是那么的清新、美妙。而自己只能学到技艺,却没有学得那份优雅。
 
在学习茶文化、了解茶艺茶道的过程中,许多人都会想着这样几个问题。
 
中国有没有茶道?
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清楚何为茶道?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来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的一种有益的和美仪式。
 
由此看出,茶道并不是单单因其有了名义上的称谓才叫存在,而是人们将饮茶作为一种美感或仪式感时就已然形成。
 
我们可以于中国历经千年的茶文化发展中窥见,这种将茶饮作为一种品尝茶的美感及修身养性之道,在中国唐代甚至唐代之前就已经有了雏形。
 
所以,中国当然是有茶道的,而且,应该说中国是世界茶道的“原产地”,那些日本的才是茶道,中国并无茶道可言的说辞,没有几个茶友会信服,毕竟舍本逐末并不可取。
 
中国的“茶道”现在如何?
中国的“茶道”推崇茶人的神韵,即茶人应具有外观形象美和气质美。我国茶人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借助佛教修行的“五调法”来修炼自己。因此禅茶道也作为茶道的一个重要存在形式广为流传。而其核心便是“茶禅一味”的理念。
 
中国的茶道发展至今,也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自元代受创后,就逐渐衰微,从当今大家所宣扬的“茶道”来看。中国的茶道好像多了许多的杂质,而少了千年前兴盛时候的纯粹。若中国茶人想要继续发展中国茶道,还需摒弃那些过度渲染的成分,回归到茶道的本源!
 
中国的茶道和日本的茶道之间有何联系?
同源不同道:中日茶道文化形式虽不同,但是两者都是追寻某种形式的“完美”,只是大家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去探寻。
 
中国的茶道和日本的茶道本就一脉相承,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但又融入了日本本土文化特色,最后发展成了拥有民族特性的茶道形式,成为了日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茶道的精神?
茶道精神其实也是对人生境界的升华。品茶亦是品味茶中的人生,悟禅的人认为,茶亦如人生,人生浮沉有如茶叶在热水中的翻滚,唯有经历了这一番,茶中的香味才会焕发,人生才有了其该有的滋味。
 
中国的茶道精神包含了怡、清、和、真。
 
修身、怡情、养性。讲的是人内在的修炼;清苦、清心、清寂。一个清字道出的是做人的真理。与传统的道家文化一脉相承;礼,义,仁,忠,孝,以“和”为核心,以茶待友,以和为贵,不同的生命体就是在和中世代延续;真茶真水、真情真意、真善真美,去伪存真,返璞归真应是茶道和茶人需延续下去的精神。
 
无论是中国茶道还是日本茶道,其实都包含着茶道精神。在品味茶香的过程中,去感受人生领悟茶道中的精神,这便是生活留白的艺术!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道文化 茶艺茶道 中国茶道 茶文化 茶艺师 中国茶 喝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品茶的专业术语
品茶的专业术语
品茶的时候怎样理解尝到的“酸
品茶的时候怎样理解尝到的“酸
独坐在茶馆里品茶抒情 茶间思
独坐在茶馆里品茶抒情 茶间思
品茶需要心静 用碗不行
品茶需要心静 用碗不行
品茶 其实品的是一种文化
品茶 其实品的是一种文化
品茶是一件慢功夫的事儿
品茶是一件慢功夫的事儿
品茶做味蕾空间的情调家
品茶做味蕾空间的情调家
轻松品茶香
轻松品茶香
每一次品茶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
每一次品茶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
品茶等十八段
品茶等十八段
品茶学会“茶颜观色”
品茶学会“茶颜观色”
品茶须静
品茶须静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