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走万千世界”。人生或者浓酽或者清淡,这当中,每个人都要亲自承受:或苦尽甜来,或五味杂陈,或说得出口,或说不出口,如何体会,一颗心最清楚。道德文章,多是三五个素心人,居鄙间陋处,嚼着菜根做的;叫嚣尘上的,不过是戏台上人物的唱词,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耐得住冷,耐得住清淡,从来是成就大业的道路。所以冷水也罢,慢慢浓起来的,终是茶了。
饮茶时,要从中体会“所饮的是什么味道”及其敷衍着的人生滋味,将一份“如何品味”的心思塞在心里,恐怕就会把真正的滋味放过。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饮茶的过程中,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寻味的念头”上,而把“主角”放过了。好比人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天天设想着未至的将来,却不做脚踏实地的事,最后将眼前的现实丢掉,一无所得。
平淡的水,溶入几片茶叶,就成为茶;似水流年,平常的生活,若是有了一颗自觉觉他的心,就会充满欢喜。这像宋人杜小山的诗句所写:“寒夜客来茶当酒,竹枋汤沸火正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人生如茶,初饮时也许会感觉苦涩;待到回味时,却会让人体会到茶的甘甜。这是不意而得的收获,也是情理之中的自然事。然而对于饮者,只有口渴时,饮茶才有意义;如果只为体会饮茶的滋味,或浓或淡,拼命来喝,最终来不过是灌个大肚,那般的受苦受累,绝非智慧解脱,如是因、如是果,尚应全部自家承受,哪个也代你不得。当然,这样的人生,也是不足取的。
面对一杯清茶,要有一份易安的婉约;二分东坡的豪放;三分老子的淡薄;四分板桥的洒脱。由此,凑成十分的惬意。茶,来自山林,本来就有一股“仙气”。仗义之人,喝酒豪饮无数,尽可以山南海北五湖四海。儒雅之士,品茶小饮窃窃私语,少许放纵与张扬,少见那种大气豪爽,多几分委婉与彬彬有礼。
喝了二十多年的茶,从无知到成熟,从开心到不开心,从野心到平常心,从声色犬马到静心读书,清茶一杯,伴我人生沉浮,陪我悲欣交集。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