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千秋,茶有千色,人情百态,茶情百韵。
茶韵,是茶的色、香、味,是茶给人的风雅情趣,茶给人的气派风度,是一种茶道的精神文化。
各种茶都有自己的品色,茗茶更有名茶的独特韵味。
善于品茶的人,都讲究欣赏茶韵,名茶之韵,韵在本质。
武夷“大红袍”,有岩骨花香的“岩韵”;西湖“龙井茶”,香气清鲜持久,有滋味甘美醇厚的“雅韵”;台湾“冻顶乌龙”,有味甘浓润的“喉韵”;普洱茶,有放久愈甘的“陈韵”;闽南“铁观音”,有香高而秀、蜜味兰香的“观音韵”……品茶如品人。
“自古茗茶似佳人”,品味和鉴赏名茶的独特的韵味,如看见佳人风貌的姿韵,举止的雅韵,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中国茶道对于名茶韵味,饮茶而明心见性,品茶而灵心感发,以茶思文、以茶论道,吃出茶的“一朝风月”,喝出心的“万古长空”。
茶韵凝结为茶道精神文化的核心,国民多以“和、静、怡、真”为茶道基本内涵,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茶和人心,茶和天下。
静是中国茶道的修心境界,茶以静心,茶以神思。
怡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心灵觉感,怡然得乐,怡情山水。“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以获得茶的真味,茶的真谛。
真正的茶韵,是悠然心会,其妙处难以描说。
清代学者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把武夷岩茶的韵用“香、清、甘、活”四字来概括,然而茶的味香、气清、醇甘、鲜活,须通过眼、耳、鼻、舌、身把末梢的官能感觉传递,最后用心灵去品鉴与欣赏,才有韵味。
茶韵,是独自的心领神会,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茶韵,独赏独思,茶可雅心。
夜深人静,心情清净闲适,一杯在手,清香溢顶,茶养生气,茶散闷气,感受浓淡,冷暖自知。
一个人喝茶,其意不仅在止渴,而更在于鉴赏其色香味,体会其苦、甜、醇,领悟起淡、雅、清。
独饮独品,自省自悟,饮出茶的真性,品出人生百味,淡淡茶香感悟昨天,珍惜今天,向往明天的生活韵味。
寒夜客来茶当酒,以茶奉客,气氛热烈和乐,主客曲尽情意,展示着茶利礼仁,茶表敬意的茶之韵道。三两良朋,沏壶好茶,闲话家常、天南地北,茶以小息,令人“六腑皆芬芳”。
茶壶虽小深似海,泡着三江五湖水,茶盘不大似江山,装点乾坤古今情。
你一杯来,我一杯,一杯复一杯,将正气溶入感恩中,将清明溶入包容中,将和谐溶入分享中,将雅量溶入结缘中。
令人豪情万丈,意气风发,茶不醉,人自醉,畅饮到情深处,月朦胧,眼朦胧,我自高呼“人间仙境在何处,乘此清风欲归去”!
想来,若是于这烟火浮生中偷得半日清闲,或者,能以一把茶钱换一回清欢的话,我要携一壶李白的酒,歇宿于王维的竹里馆,遇见一个像李清照那般的柔婉静媚的女子,或是王昌龄笔下清新脱俗的采莲女,与他们话一话陶渊明的闲情逸致,杨万里的生活情趣。
焚一柱香,品读一段文字,忘却一场周遭环境里声色犬马的谄媚与人心之间的疏离斗争。
现世里,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哪能轻易的得到一段想要的生活?不过无碍,只要心中有禅有莲,处处都是休憩内心的道场,处处都有朗月清风。
所以,也希望你我,能够以随遇而安的心态,过浮躁的红尘生活。能够在一盏茶中参禅,一卷书中寻幽,让心静下来,对于生活,不急不躁,淡然处之。对于缘分,来之珍惜,去之淡然,随缘聚散,放下执念。
我一直都羡慕这样安之若素的山中生活。你挎着竹篮,我背着背篼,我们一起在赶场天去镇上卖花。晌午时,我坐在酒馆吃酒,听东西南北客说浮生俗事,你回家生火做饭。当我踏着醉步回家时,你坐在堂屋看见我回来了,扯着声音喊吃饭咯。
入了夜,我们摇扇纳凉,与邻里闲聊家常。我们不多言红尘这盘棋,只静品光阴这盏茶。不假装很好,只返璞归真。像一株陌上草木,随遇而安;像一片流云,无拘无束;像一朵落花,宠辱不惊。
时光在老,我们在变。无论红尘如何沧海变桑田,岁月的书卷如何被更改,都希望你我不忘初心,不念浮躁,也不沉溺灯红酒绿。若是有缘,多想过一段云水茶心的闲淡时光,过一段与世无争的山中岁月,等待赶着来的匆匆过客,结缘相识。
山中岁月不计时长,你我不问红尘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