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的成都,几乎每条街巷都有茶馆。当时又叫茶铺,比较简陋,门面临街,一排木板卸下放在两边。印象中光线比较昏暗,茶碗冒出的热气混合着叶子烟的烟雾,在茶桌上方弥散。茶客们大都上了岁数,一坐半天,一碗茶要喝得发白了才走。这样的茶馆现在只有在一些偏远的乡镇才看得到。
成都市区现存历史最久的茶馆要算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鹤鸣茶社了吧。进公园大门不远,左转过一个石桥,就看见写有“鹤鸣”二字的牌匾了。卖花生瓜子糖果等零食的小卖部旁,墙边一溜发黑的紫铜大茶壶在炉子上突突地烧着水,穿围裙的服务员不停穿梭添茶。竹靠椅,盖碗茶——瓷茶碗,锡茶托,泡的基本上是成都自产的茉莉花茶。
这里梧桐掩映,长廊和青藤环绕,放眼望去依次是湖、湖边的柳树和小山……时光荏苒,不论季节、早晚,这里永远有很多人,晒昏昏太阳,看报,摆龙门阵,发呆。
我自己成为一个茶客,应该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民公园有个园中园,叫少城苑,常常和朋友在这里的茶馆消磨掉整个下午。那时鹤鸣的茶是5元,这里10元,相对清静。园里有太湖石和睡莲,树木高大,花草葱茏。到了傍晚,鸟儿归巢,一片叽叽喳喳,云彩薄明,映着树的枝叶,完全不闻公园外的喧嚣。
百花潭内有个撷英园茶馆,望得见锦江的流水,茶座是散落在一片法国梧桐林里的。而在大慈寺的茶馆喝茶,可以顺便看看书画展,还有小吃卖,饿了可以买一碗甜水面,不知不觉就度过一个下午。
华兴街悦来茶馆,是和几个朋友晚上去的,偶然听到李伯清说书,讲的是古代才子佳人的故事,满座笑声不断。才知道来这里喝茶的人主要目的是来听李伯清的。没多久李伯清就开始在电视上开书场了,一时红遍成都。
一些消失的茶馆还在记忆中。新开街曾经有一家三清茶楼,园林庭院式小楼,风格雅致,一面墙上刻着陆羽的《茶经》。小淖坝有家公馆改成的茶馆,别有洞天,老平房装饰得很漂亮,树上挂着鸟笼,可喝茶可吃饭,生意兴隆。
(责任编辑: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