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般若而至法华
转熟酥而成醍醐
《茶风雅颂》专栏记者陈玉莲
它,生长、制作于四川
它,主要为藏区人民饮用
它,如今被许多资深茶专业藏家收藏
它是藏茶
是中国黑茶的先驱
也是工艺最复杂的茶
它可以清饮
却因与酥油融为一体
因为加盐、加核桃、加鸡蛋
成为完美的高原饮品
成为藏区的民生食品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历史上,它靠人力
一包一包从四川
背至打箭炉
再转马帮运出
流向边疆各地
由般若而至法华,转熟酥而成醍醐
三、传说与故事
西藏本不产茶,那个被藏人誉为“天界甘露”的茶,最早出自距藏区最近的四川。
《史记 • 周本纪》记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南(四川)八部族贡武王荼(茶)”。
说明四川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食用茶,并将茶作为珍贵的贡品。那时,茶尚未普及,处于早期使用阶段。
历史上明确记载藏茶与四川的关系,是《明史 茶法》:太祖朱元璋“诏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蒸乌茶易马。”其中的天全,即今雅安天全县,乌茶即黑茶。
藏茶是何时开始出现的呢?
汉文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宋史》。但实际上,自从有了藏文字,茶就已经是经常出现的内容了。
关于藏茶,藏族有三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文成公主的故事:
由于西藏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干燥,人们一日三餐均以肉食为主,水果蔬菜甚少。文成公主初到西藏,生活很不习惯。每天早晨,当婢女端来牛羊奶和各种肉食糌粑时,她就紧锁双眉。后来,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喝一些奶,再喝一些茶,胃果然舒服一些。后来,她干脆把茶和奶混和在一起,发现味道比单一的奶或茶更好,再加上一些糖,奶茶诞生了。《西藏政教鉴附录》中说:“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地也。”
这与17世纪中叶,英王查理二世的皇后凯瑟琳有相同之处。当年,凯瑟琳从葡萄牙嫁到英国,提倡禁酒饮茶,传播饮茶风尚,被英国人称为“饮茶皇后”。比她更早的文成公主,则早于公元7世纪,就将茶带到了藏区,算是世界最早的饮茶皇后!
——松赞干布的故事:
唐代时期,藏王松赞干布久病卧床。一天,藏王依窗休息时,忽见一只小鸟,口衔一根嫩枝飞来。藏王命宫役将嫩枝熬水,服下后,固疾竟不日而愈。藏王遂派人按此枝四处寻找,终于在今四川找到了茶这种植物。
——酥油茶的爱情故事:
很久以前,藏区有两个部落——辖部落和怒部落。两个部落因发生械斗,结下了冤仇。然而,辖部落土司的女儿,爱上了怒部落土司的儿子……后来,女方父亲派人杀死了男孩,女孩伤心至极,在男孩火葬时跃身火海……女孩变成了茶叶,男孩变成了盐,于是,每次打酥油茶,都是女孩和男孩,茶和盐,相亲相爱的时刻,他们,和藏区人民日日生活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
唐时的烹茶,在陆羽的《茶经》中记述为:“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类,煮之百沸……”
茶由谁最早带入藏区的?当然不是传说中的那只鸟,普遍认为是由文成公主带入,再由贵族生活推动而流行的。
还有一种说法,茶,由僧侣带入藏区。
据说藏族僧人最早从汉族的寺院中看到了茶的应用,他们也发现茶使人“神智清醒,勤奋修行,增进智慧”,是修行的法宝,从而开始将茶引入藏区,在寺院中持续而广泛地使用开来。
公元九世纪后期,吐蕃最后一代赞普——郎达玛发起了“灭佛”运动,佛寺被摧毁、僧人被还俗,大量的僧人流落民间,饮茶之风开始在整个藏区流传。
文成公主也好,寺院僧人也罢,茶之所以能够在藏区盛行,主要还是因为,茶中富含维生素、单宁酸、茶碱和微量元素等有益成份,可解毒、清热、润燥、消腻,正好弥补了藏区以牛羊肉、青稞糌粑为主,饮食缺乏蔬菜水果的需求。
“由般若而至法华,转熟酥而成醍醐”
藏族人民对酥油茶的赞美之词,已经由物质上升到了精神的高度!
而茶马古道,正好源源不断地为这个需求,提供了充足的供给——茶叶在四川做好,藏人用马匹等进行交换!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