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种茶、饮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陆羽《茶经》中提到福州的方山之茶和建州的武夷之茶,称之为“其味极佳”。宋元明清数代,武夷之茶名声远播,种茶制茶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后,福建各地生产的茶叶行销五湖四海。福建各地饮茶之风自唐宋以来历久不衰,饮茶之俗也丰富多彩,雅俗共存。
闽南人十分爱茶,在民间自古就有“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家家户户都以茶待客,以茶助兴,以茶消遣,以茶娱乐。在许多地方,人们均有早晚饮茶的习惯,一些人对茶的喜欢几乎到了痴醉的地步,对饮茶功夫十分讲究。《闽杂记》卷十载:清代“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器具精巧,壶有小如胡桃者,名孟公壶。杯极小者,名若琛杯。茶以武夷小种为尚。有一两值番钱数圆者。余必细囵久咀,否则相为嗤笑”。可见闽人饮茶功夫之细致。
一般泡茶好手的温壶、提壶、运壶、斟茶的规程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斟茶时,几个茶杯相挨,要来回斟致七八分,谓之“关公巡城”,最后几滴茶水也要分满各杯,称“韩信点兵”。
主人给谁添茶,谁便要以右手中指、食指三扣桌面。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为大臣斟茶,大臣们诚惶诚恐,用两指三扣桌面,以示两脚跪地三扣头,以谢皇恩,民间因此相沿成俗。
闽南人饮茶十分讲究细节,注重水、火、茶、茶具等四要素。水一般以清甜纯净的泉水为佳,民间有“山泉泡茶碗碗甜”之说。火以火炉炭火为上,烧水至三沸再置于盖区中冲泡。茶则多为乌龙,如安溪铁观音、水仙、黄旦等上等茶叶。最具特色的是茶壶,闽南人认为,茶具越用越珍贵,老茶壶即使是不放茶叶,也能跑出茶香。
在福建各地民间还有以糖茶敬客的习俗,这糖茶又有红糖、白糖、冰糖之分,在大田、顺昌一带乡民每遇客至,都要置一杯茶,放入一大块大冰糖,当地人称之为“冰糖茶”,此为待客的高礼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