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民俗 >

四川等地汉族人民传统的饮茶风俗--盖碗茶

时间:2023-11-10来源:互联网 作者:董金平浏览:
盖碗茶,四川等地汉族人民传统的饮茶风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品盖碗茶,韵味无穷。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一些懂茶道的人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盖碗茶,四川等地汉族人民传统的饮茶风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品盖碗茶,韵味无穷。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一些懂茶道的人很会品茶,他们认为,如果茶香而不清则是一般的茶,香而不甜是苦茶,甜而不活也不能称之为上等茶,只有鲜、爽、活的茶才是最好的茶。
盖碗茶盛行于清代京师(北京),大家贵族,宫廷皇室,以及高雅之茶馆,皆重盖碗茶盖碗茶宜于保温,故后来各地都流行。
盖碗茶”,是成都最先发明并独具特色。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称盖碗或三炮台。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崔宁之子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人称便。到后世环底做得越来越新颖,形状百态,有如环底杯。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区诞生了。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由点巴蜀向四周地区浸润发展,后世就遍及于整个南方。
川人使用茶盖还有其特殊的讲究:品茶之时,茶盖置于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茶客临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远,少时即归,自然不会有人侵占座位,跑堂也会将茶具、小吃代为看管。茶博士的斟茶技巧,又是四川茶楼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嘎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平齐,碗外无一滴水珠,既是一门绝技,又是艺术的享受。
川人饮盖碗茶一般说来,有五道程序:
一是净具:用温水将茶碗、碗盖、碗托清洗干净。   
二是置茶:用盖碗茶饮茶,摄取的都是珍品茶,常见的有花茶沱茶,以及上等红、绿茶等,用量通常为3-5克。   
三是沏茶:一般用初沸开水冲茶冲水至茶碗口沿时,盖好碗盖,以待品饮。  
四是闻香:待冲泡5分钟左右,茶汁浸润茶汤时,则用右手提起茶托,左手掀盖,随即闻香舒腑。   
五是品饮:用左手握住碗托,右手提碗抵盖,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品味润喉,提神消烦,真是别有一番风情。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饮茶方式  茶文化  茶风俗  普洱茶  盖碗茶  喝茶  普洱  饮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古代饮茶风俗的演变
古代饮茶风俗的演变
蒙古族的饮茶风俗
蒙古族的饮茶风俗
湖南桃源的喝擂茶风俗探究
湖南桃源的喝擂茶风俗探究
福建武夷山千年流传妇女摆茶风
福建武夷山千年流传妇女摆茶风
古代饮茶风俗的变迁
古代饮茶风俗的变迁
汉族的饮茶风俗
汉族的饮茶风俗
郑和下西洋与海外饮茶风俗
郑和下西洋与海外饮茶风俗
英国饮茶风俗
英国饮茶风俗
拉祜族茶风俗
拉祜族茶风俗
饮茶风俗的四大演变
饮茶风俗的四大演变
茶风俗的形成及茶具的演变
茶风俗的形成及茶具的演变
少数民族的饮茶风俗
少数民族的饮茶风俗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