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民俗 >

客家米茶

时间:2014-11-07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客家人有句俗话说:好女不过家,好男不吃茶。过家,即经常抛头露面到处串门走亲戚或去别人家玩,此为先前女人之大忌。而男人不吃茶,这茶就是米茶。客家米茶,早在三国魏张辑《广雅》中已有米茶的记载,时人已惯于用葱、姜、桔皮等作飧料了。它源于中原、盛于长江中下游,至今仍流传于闽、粤、赣等客家地区。 具有悠久历史的米茶,顾名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客家人有句俗话说:“好女不过家,好男不吃茶。”过家,即经常抛头露面到处串门走亲戚或去别人家玩,此为先前女人之大忌。而男人不吃茶,这茶就是米茶。客家米茶,早在三国魏张辑《广雅》中已有“米茶”的记载,时人已惯于用葱、姜、桔皮等作飧料了。它源于中原、盛于长江中下游,至今仍流传于闽、粤、赣等客家地区。
   具有悠久历史的米茶,顾名思义,既有大米,又有茶叶。米茶制作简单易行,在客家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米茶。米茶不是以茶叶擂制,是用炒熟的籼米为主料,放入陶制刻有锋利锯纹的牙钵,用一根茶树木槌,左手握住顶端,右手将槌棒抓紧,钵置膝盖部位双腿夹紧,槌沿牙钵壁顺时针旋转,有节奏地擂动,待米糊成浆后,放入锅中滚水煮沸,加入炒熟的作料,便成米茶。
   不过,大米在擂制之前,应掺入茶叶、生姜丝同大米在锅中炒熟,这样磨成后的米粉煮成的米茶呈黄褐色,颜色可人又助消化。
   米茶的作料较为讲究。精、粗皆由主人的经济状况和不同季节的时令菜而定。一般来说,一年四季常有的作料如:又鲜又瘦的猪肉丁、黑白相间的香菇丁、黄灿灿的煎豆腐丁、又嫩又黄的豆芽(切碎)等是必备之料。若春夏季节可加上豆荚、春笋或笋干(切丁),再加韭菜为香料。秋冬季节加冬笋、大蒜等香料。这些作料炒熟,调好味即泡在米茶中,客人随到随吃。煮好的米茶色香味俱佳,其色五彩缤纷,其香直透肺腑,其味香甜可口。
   每年的花朝日是客家的“妇女节”,这天的女人不能下田、不能用针的习俗沿袭至今,这天几乎家家煮米茶庆祝,吃茶成了女人的“专利”。食米茶有一种很热闹的氛围,它是一道亮丽的客家风情画。食米茶时不必等人,煮好就吃,随到随吃。往往是先到的客人坐在凳子上围着桌子食,后到者没有座位就站着食。那些穿红着绿的女客在饭桌边团团围坐,一边食米茶,一边拉家常。主人一边不间断地依次添茶,一边频频举箸“食啊,食啊”。
   每当喜庆生日,母亲便要擂茶答谢女眷亲邻的热情帮助;闺女出阁,乡亲们一钵钵米茶,意谓谢茶之礼;谁家生孩子、过大寿、迁新居、病愈、升学也是一钵滚烫的清茶招待乡邻宾朋;有时邻里发生摩擦,因言语不当产生隔阂甚至冲突,后悔的一方便在“好事妇”的撮合下主动请米茶致谢。
   满村妇女欢聚一堂,喝着浓浓香香热热辣辣的米茶,畅叙轶闻趣事,彼此间的矛盾怨恨顿时化为乌有,双方和睦如初,相处融洽。客家米茶,凝聚了客家人的勤劳智慧,也蕴藏着客家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同时也体现客家人包容坦诚的宽广胸襟。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普洱  茶树  茶叶  清茶  历史  吃茶  制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怎样感受普洱茶的茶气呢?
怎样感受普洱茶的茶气呢?
怎样感受普洱茶的喉韵呢?
怎样感受普洱茶的喉韵呢?
什么是“茶宠”呢?
什么是“茶宠”呢?
一杯茶就是一个故事
一杯茶就是一个故事
辨别景德镇瓷器茶具的方法
辨别景德镇瓷器茶具的方法
不同材质的茶具使用的清洁工具
不同材质的茶具使用的清洁工具
天干物燥 茶来护肤啦
天干物燥 茶来护肤啦
最早饮茶器具
最早饮茶器具
宋茶概述
宋茶概述
宋茶与政治
宋茶与政治
“硒都杯”恩施硒茶茶王大赛决
“硒都杯”恩施硒茶茶王大赛决
安溪筑牢茶产业质量安全“防火
安溪筑牢茶产业质量安全“防火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