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民俗 >

民族与茶结缘的竹筒茶

时间:2018-07-17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传统上傣族聚居于山间平地,竹林、溪水、稻田,一派诗意栖居景象,似乎与长于山地的茶有所距离,但实际上在勐海,各民族的长期和谐共存中,千百年来文化早已彼此交融,无论是布朗族、拉祜族还是哈尼族的茶文化,同样植根在傣族人的日常生活中。 茶,在勐海这片土地上,
 
    传统上傣族聚居于山间平地,竹林、溪水、稻田,一派诗意栖居景象,似乎与长于山地的有所距离,但实际上在勐海,各民族的长期和谐共存中,千百年来文化早已彼此交融,无论是布朗族、拉祜族还是哈尼族的茶文化,同样植根在傣族人的日常生活中。
 
    茶,在勐海这片土地上,有哪个民族又能离得开呢?  
 
    唐代张又新在其著作《煎茶水记》中提到“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在西双版纳,傣族被称为“水的民族”,傣族与普洱茶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情结。在傣族人的生活中。无论生养婚娶、饮食起居、往来应答、岁时节令、占卜禁忌、丧葬祭祀、信仰崇拜,都离不开普洱茶。  
 
    竹筒香茶是傣族人最普遍的一种茶饮。
 
    “竹筒茶”,傣语称为“腊跺”,这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饮茶方式。傣族人的竹筒茶与拉祜族的竹筒茶制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先用晒干春茶放入刚砍回的香竹筒内,放在火塘的三脚架上烘烤, 6~7分钟后,竹筒内茶叶软化,用木棒将竹筒内茶叶春压后再装进茶叶,这样边装、边烤、边春,直至竹筒内茶叶填满春紧为止。待茶烤干后,剖开竹筒取出圆柱型的茶叶,掰少许茶叶放入婉中,冲入沸水约五分钟即可饮用。
 
    这种竹筒茶, 既有竹子的清香,又有茶叶的芳香,非常可口。难怪傣族人不分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爱喝竹筒香茶。
 
    竹筒茶已经成为傣族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生活在勐海大地的人们,在茶的饮用法则里,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冲泡清单上,各个民族怀着对茶、对天地的独特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新的灵感。在物以稀为贵的今天,对古茶的追寻,恰好折射出对昔日生活中那种享受有机、天然食材的眷恋。
 
    当我们回归自然,在勐海感受古茶醇厚味道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些世代奔走于古茶山之间的古老民族,唯有他们朴素的智慧和汗水,才最终成就了今天中国普洱茶的首善之区——勐海。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饮茶方式  西双版纳  茶文化  竹筒茶  普洱茶  古茶山  普洱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这个季节和大家聊聊竹筒茶
这个季节和大家聊聊竹筒茶
景迈山竹筒茶制作工艺
景迈山竹筒茶制作工艺
云南竹筒茶飘香
云南竹筒茶飘香
探索大山深处的傣家竹筒茶习俗
探索大山深处的傣家竹筒茶习俗
品鉴那卡竹筒茶
品鉴那卡竹筒茶
我们居然拿到了竹筒茶
我们居然拿到了竹筒茶
品饮可遇不可求的12年陈期竹筒
品饮可遇不可求的12年陈期竹筒
特种普洱茶之竹筒茶
特种普洱茶之竹筒茶
傣族“竹筒茶”茶叶制作方法
傣族“竹筒茶”茶叶制作方法
云南少数名族的风味茶——竹筒
云南少数名族的风味茶——竹筒
竹筒茶:匠心演绎茶与竹的完美
竹筒茶:匠心演绎茶与竹的完美
福今2010年金印竹筒茶鉴赏,目
福今2010年金印竹筒茶鉴赏,目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