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茶,始于中国,兴于亚洲,传播于世界。但由于各国民族风情不一,文化背景各异,地理环境有别,因而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饮茶习俗。从大范围而言,亚洲人大都爱好绿茶、红茶、乌龙茶和花茶,崇尚清饮;欧洲人爱喝红茶,并加奶、糖等调味品;非洲人酷爱绿茶中的珠茶和眉茶,常在茶汤中加上糖和薄荷;就茶的消费量而言,一般热带和寒带地区高于温带地区,高燥地区多于低湿地区,牧区大于农业区。但具体到每一个国家,饮茶习俗却是多种多样。下面我们来看看日本茶俗。
日本茶俗,最引入注目的便是茶道。茶道,其实就是通过饮茶,对人们进行礼仪的教育和道德的修炼。众所周知,日本的茶和饮茶是唐时由中国传人的。“茶道”一词,也最早见诸于中国唐代史籍中。但日本民族是一个勤奋好学,而又善于创新的民族。
在中国茶的影响下,他们结合本民族的特点,为孕育具有日本特色的茶道打下了基础。宋时,日本高僧荣西禅师两度来浙江留学,回国后写就《吃茶养生记》,这是日本最早的茶书。荣西认为,茶是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还认为,茶具有自然之美,人情之美,茶是一种美的享受。在荣西的倡导下,有力地促进了日本茶的发展和饮用,因而,荣西被称为日本的“茶祖”。
接着,又有许多日本高僧来浙江余杭的径山寺学佛,特别是日本高僧南浦绍明,不但勤研佛学,而且认真学习径山茶的栽、制技术和寺院茶宴仪式,回国后加以广泛传播。日本《类聚名物考》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竺前崇福寺开山南浦绍明由宋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