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民俗 >

汉族的饮茶风俗

时间:2019-07-04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以茶敬客。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即使不是富裕人家,也得有粗茶淡饭。家里来了客人,不请吃饭可以,但不敬茶就显得不礼貌了。客来敬茶是热情好客的表现,也是传统的礼节和传统的美德。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句宋
 
   以敬客。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即使不是富裕人家,也得有“粗茶淡饭”。家里来了客人,不请吃饭可以,但不敬茶就显得不礼貌了。客来敬茶是热情好客的表现,也是传统的礼节和传统的美德。“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句宋代的诗说明了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客来敬茶的礼俗。客来敬茶,要问客人喜欢喝什么茶,是绿茶花茶红茶还是乌龙茶。当然如果家里只有一种茶也就罢了。要拿出好茶来招待客人,决不能以貌取人,分远近亲疏。相传清代的大书画家郑板桥到一个寺院去拜访方丈,方丈见他衣著简朴,如同一般俗客,就淡淡地说,坐。又回头吩咐小和尚,茶。双方一落坐,一经交谈,方丈觉得此人不一般,谈吐不凡,颇有学问。于是就请入厢房,说,请坐,有吩咐小和尚,敬茶!后来,再经深谈,方丈知道来人竟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随即请到方丈室,连声说,请上坐!又赶紧吩咐小和尚,敬香茶!临别时,方丈恳请郑板桥题字留下墨宝。郑板桥写了两句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羞得方丈满脸通红。这个故事版本很多,范增平先生在《中华茶艺学》中说是郑板桥和刘墉的故事。
 
   在汉族饮茶风俗中,除了广东福建等地的工夫茶以外,讲究一些的一般是用盖碗泡茶。许多地方都有用盖碗泡茶的习惯,但以四川最有代表性。不但茶馆里用盖碗,普通家庭里也喜欢用盖碗盖碗是三件套,盖,碗,托。用盖碗泡茶确实既方便有实用,既可揭盖闻香,又能观赏茶汤。能趁热喝,还不烫手。早在唐代就有了带托的茶盏了,据说是唐代府尹崔宁的女儿发明创造的,她嫌端茶盏时烫手,就想了个办法,把蜡烛烤软,上面放个小碟子,就成了盏托,不烫手了,传到工匠那里,就制成了带托的茶盏了。四川的茶博士用盖碗沏茶成了一门技术,甚至是绝技。长嘴大,青花瓷盖碗,茶托茶碗一串串从茶博士的手里飞出去。令人眼花缭乱,却都能准确地落在客人的桌前。茶博士离得很远冲茶,如同蜻蜓点水,有的还能做出花样动作,高难度动作。
 
   文士茶是早年流行于江西婺源文人学士中的传统茶俗,也是用盖碗品饮,盖碗又称“三才碗”,代表天、地、人的和谐。文士茶讲究饮茶人士之文雅、饮茶环境之清雅、饮茶器具之高雅,追求汤色清、气韵清、心境清,以达到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盖碗泡茶  茶风俗  乌龙茶  工夫茶  好茶  饮茶  茶艺  泡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有哪些普洱茶风俗
少数民族有哪些普洱茶风俗
各民族有趣的茶风俗
各民族有趣的茶风俗
历史上饮茶的方式
历史上饮茶的方式
古代茶人饮茶对水的讲究
古代茶人饮茶对水的讲究
宋代饮茶方式
宋代饮茶方式
饮茶者体验的精细推动了市场走
饮茶者体验的精细推动了市场走
冷冬常饮茶预防瘙痒症
冷冬常饮茶预防瘙痒症
浅谈唐代饮茶兴盛的原因
浅谈唐代饮茶兴盛的原因
唐宋饮茶方式简介
唐宋饮茶方式简介
饮茶艺术:茶道
饮茶艺术:茶道
佛教徒饮茶史溯源
佛教徒饮茶史溯源
关于唐代李世民饮茶的文献记载
关于唐代李世民饮茶的文献记载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