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喝茶,自然而然想到的必定是泡得茶。但是你知道还有一种茶叫炒的茶吗?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烤茶、煨茶。在小编的家乡,就有一种烤茶的传统。每天早上家家户户都要来一杯油茶。
这油茶,也叫炒茶,因制作时将茶叶和佐料放在小陶罐中用火烘烤而出名,一般盛行于冬季。在陇南一带的乡下,人们将喝炒茶叫作“煨炒茶”。有些人大约嫌这个名字拗口且费解,见其所用主要器具为陶罐,于是给它起了个通俗的名字:“罐罐茶”。但这个名字一般用于书面,在民间人们是很少用这个名字的。
炒茶可以说是西北一些地方人们的发明,它不但能够驱寒生暖、养胃健脾,而且能够滋阴补阳、醒脑提神,因此在不少地方,人们都喜欢喝炒茶。
炒茶虽然好喝,但制作方法却比较复杂。煨炒茶需要多种原料,如植物油或大油、面粉(大米)、茶叶,此外还有核桃、杏仁、花椒、盐等,不一而足,根据各自的饮食习惯而定。有些人还加芝麻、银杏、薄荷、橘子皮、胡椒面等,近乎药膳。中国食文化博大精深,古人有“食不厌精”之说,从煨炒茶中就可以管中窥豹,证明此言不谬。
煨炒茶所用的陶罐多为本地所产,旧社会不少地方都有制作坛罐的作坊,我们那里就有一个,可惜现在已经废弃了。煨炒茶的茶罐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了显得不雅观,煨一罐茶要等半天;太小了显得不大方,一罐茶没喝两口便完了。最好是选口径一寸半左右,颈细肚大的茶罐。此外煨炒茶用的火也不容忽视。一般情况下,炭火最好,其次是柴火。
有些城里人煨炒茶用煤炉子、电炉子、煤气灶,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更重要的是用这些东西煨炒茶,往往只有一两个人,不像用炭火或柴火,围着一大堆人,一边喝茶一边说笑,其乐融融,热闹非凡。
各种东西准备好后,就可以煨炒茶了。第一步是烤米(炒面)。先把洗干净的茶罐放在旺火旁预热,待里面的水被烘干后,将大米、植物油或动物油放入茶罐里(油以没过罐中米量为宜),然后将茶罐放到旺火旁烘烤。等米烤黄以后,将多余的油倒出,放入茶叶,加水,冷热相激,立时发出“嗞啦———嗞啦———”的响声,香气四溢。然后将米与茶放在一起煮。
第一杯茶一般都要敬给长辈或客人,然后才按尊卑长幼依次喝茶。要是只有家人,那就随便多了,大家坐在一起,围着火盆,边喝茶边聊天,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那是一种十分温馨的场面。
民间有云:“宁缺一顿饭,不缺一顿茶。”可见炒茶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多么重要。在秋风扫落叶或者大雪封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能喝上一杯炒茶实在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