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营销 > 营销推广 >
关于普洱茶经营的“新思考与新方法”上
普洱茶
——普洱茶要分类研究(至少分五类:熟茶分新熟茶、老熟茶,生茶分老茶、中生代茶和新生茶)
——要特别重视普洱茶不可替代的特征
——普洱茶最重要的美学基础
——不同年份、不同阶段的茶有不同的品鉴标准
——普洱茶是新生事物,必须十二万分地重视它的标准建设
——供给侧改革源于需求侧
——做普洱茶商最大的风险在进错货
——观念创新是标准建设的先导
      又到一年终了时。去年底我说普洱茶不好做的六大原因是:1、经济下行;2、涉公消费消失;3、股票市场波动;4、茶叶本身的消费地位及脆弱性;5、普洱茶的周期性商品特点;6、普洱茶消费者培养上的老问题。一年后再看,除第3条变成了房地产外其他方面都没有有效改善甚至在继续恶化。这一年我们过得还不错,从市场形势来看应该满意了。经济形势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有延续性,对于马上到来的2017年,我认为主要的着力点应该在于克服消费的边际效应,一手根据消费侧的有效需求抓好供给侧的调整,一手要切实抓好新的有效客户的培养(注意,我提到了两个“有效”,什么叫“有效”,自己去琢磨)。在未来几年里不赔少赔能够活下来直到找到核心竞争力或者新的增长点就是最大的胜利。 
 
      一、茶友们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该说的话、该发表的观点都让你黄刚说出来、发表出来了呢?其实很简单,长期的司令部机关工作让我养成了两种能力,一是调查研究的能力,二是归纳总结的能力。调查研究,用在茶上面就是不同于常人的观察、感知、体验,用最短的时间接触体验到最多种类、年份以及仓储、转化程度的茶。喜茶之人见到茶、听说有茶喝那种感觉应该象军人听到命令一样亢奋。归纳总结实际上就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之上从众多的信息中分辨、捕捉到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推而广之用以指导面上的工作。
      二、面对一个新生事物,要揭示它的基本规律是有难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角度与切入点显得很重要。邓时海老师提出了“越陈越香”的观点来引领普洱茶研究。经过10年的实践与思考,我提出两个观点,一是普洱茶要分类研究(至少分五类:熟茶分新熟茶、老熟茶,生茶分老茶、中生代茶和新生茶),二是要特别重视普洱茶不可替代的特征。以后,茶友们碰到一款茶时首先要给它归类,然后对照它所在类别好茶的标准(不可替代的特征)去对比它,这样研究起来就可能方便些。
      三、在我心目中F6-302从来都不是普通的生活茶,只是当时没有合适的生活茶卖了才把它拉来充数的,实际上它的表现始终要远高于普通的生活茶。从2013年春这款茶露脸以来,三年多的时间,能够给予茶友们的各种优惠已经给得很充分了,这次的调价可以视为价格向价值的回归。
      四、网红谈不上,产品优质却是不争的事实。产品不过硬,多红的网红也终有被人看破的一天。
      五、有人说投资还是要找大品牌,流通性好。这样的说法由来已久。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普洱茶是茶,是茶就要拿来喝。有人利用普洱茶耐存储、越陈越香且有可能会升值等特点挖掘出了其金融的衍生属性,但却忘记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茶的品质这个最基本的基础之上的。我觉得还是让想投资的去“投资”、让想喝口好茶的继续喝我们的好茶吧。只是以后我们可以不停地、乐此不疲地用性价比超高的好茶去比照“投资茶品”们,别怕也别烦哈。
      六、有茶商问:“喝普洱茶为什么要选择老茶?”我答: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普洱老茶越陈越香的特点,往往可以引发我们对于时间以及人生价值的思考,产生积极的精神反应并进而改变我们的现实行为。这就是普洱茶除了给予我们饮茶人身体上的愉悦感之外,还能给予我们在精神层面美好感受的原因,这是普洱茶最重要的美学基础,也是为什么很多有能力的人会追求喝有年份老茶而不是新茶的原因。
      七、音乐学到现在,我觉得象是到了十年前学习普洱茶的阶段,说不懂吧还真能听出点好曲子来,说懂吧相当多的曲子没感觉。一首曲子听完,不知道该放到音乐史上什么位置上去,就象当初喝到一款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想这应该是一个过程,缺的就是多听。我不是作曲家只是个欣赏者,就象不是个做茶的只是个喝茶的,但也要盲喝出(盲听出)个子丑寅卯来。
      八、对一个普洱茶方面的白丁,我有办法可以用不到半年的时间让他成为辨茶的高手。但是有谁能用同样的时间让我成为鉴赏音乐的高手吗?包括开办了《雪枫音乐会》的刘雪枫老师的课,我听起来也觉得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教学高手的话,我是不是可以自我骄傲一下呢?呵呵。
      九、真正称得上大师的作曲家往往不会只有一个优秀作品,称得上普洱茶名家的人手上也不会只有一款好茶。  
      十、一个商人拿出的产品显示着他的态度,最怕茶商有态度,也最怕茶商没态度。茶商有态度,他一定很懂茶,生意不好谈;茶商没态度,完了,不会有什么太好的东西等着你。
      十一、建立商业信誉的过程是人生价值体现的过程,是商人人生境界升华的需要和附属品。商业利益的获得只是客观随带而不应是建立商业信誉的主观索求与唯一目的。
      十二、喝明白普洱茶的精要之处:不同年份、不同阶段的茶有不同的品鉴标准,不同仓储的茶也有不同的处理办法和品鉴标准。建立标准,不断实践、比较、思考、修正,才能接近真实。
      十三、商业活动与理想主义并不矛盾,正是有了茶商的商业活动,茶文化才得以更大范围与持续的推广。
      十四、茶商要面对市场,但是市场是分了层级的。有人爱喝生茶,有人爱喝熟茶,有人要老茶,有人要新茶,有人自己享受,有人要送茶礼。这些方面要不要兼顾?单纯坚持高端是不是最好的选择?在市场大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如果连生存都成为问题的话,还怎么坚持走高端路线?国家领导都要在严酷的经济形势面前妥协,何况我们一个小小的茶商。辩证的说,做点适销对路的中低端茶品正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坚持高端茶品的品质,更好地贯彻“只卖自己也喝的茶”。
      十五、任何一个行业中,标准的竞争是最高层面的竞争。标准可以让一个行业生也可以让一个行业死。普洱茶是新生事物,必须十二万分地重视它的标准建设。即便对一个小小的茶商,标准也是生命线。
      十六、有人提出普洱茶收藏必须注意五大关键,即所谓“喝得到、看得懂、买得起、藏得住、卖得掉。”我觉得这五条特别是“看得懂”与“卖得掉”是悖论。很多在未来有价值的东西当初你看到了、也买得起,但你看懂了吗?比如当年的和田玉、花梨木、沉香。。。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在开始时一定为人“初不知”,也就是普通民众不知道它的价值与尊贵,也就不可能看得懂、立即卖得掉。试问当年红印好卖吗?搞收藏,最最重要的一是自己真心喜欢,二是具有非凡的、一般人所不具有的洞察力!
      十七、普洱茶圈好玩,好事都是自己办的,坏事都是别人做的。人们在感叹茶事艰难、命运多舛的同时似乎没有人会想到这其中自己所起的负面作用,特别是一些有影响力的媒体与个人。今天的结果难道与往日的作为没有关系吗?
      十八、在对待一笔具体的生意时我是轻松的,而在对待普洱茶的品质判定、标准建立、理论体系的建设等问题时,特别是对待标杆茶以及标杆+茶的评价与地位问题上,我是十分严肃的。因为我深知在这些问题上马虎不得也随意不得更徇私不得,历史会告诉未来,对于历史还是多少得有点敬畏心。
      十九、中生代普洱茶理论的提出与丰富让我对自己这几年的工作与努力颇觉自豪,两年来的25城市58场“黄刚公益对冲茶会”以及伴随而来的对于中生代茶品鉴标准与方法的提出一方面让市场感受到了压力但同时也为相当多的爱好者提供了提升品鉴能力的有效途径。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活动,而普洱茶专业媒体以及各种新媒体的冷漠也证实了现阶段市场的混乱、低效与公信力的欠缺,需要我们继续提供正能量、保持正压力。 
      二十、好的普洱茶至少应该具有其他茶类不能给人的较强的体感。这是2012年10月就产生的思想火花,直到2015年3月才形成《为什么要重视“普洱茶不可替代的特征”》一文。——并非我聪明,而是市场厉害。很多好东西、好观点都是被市场发展的需要逼出来的,我只是幸运地被历史老人选来充当了市场的传声筒而已。
      二十一、一款好茶与一部好的电影是一样的,它也会经常来挠我们痒痒的。当然,你首先得有情感中的痒痒。
      二十二、常有各地茶友嚷嚷要跟我学茶。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100个嚷嚷的有20个真来的就不错,20个来找我喝茶的中间有10个真下点功夫认真学的也就不错了,10个人中从能力到经济实力足以支撑喝明白的怕5个都不到。因为见得多了,也可能大家对于我的学懂喝明白普洱茶的标准并不清楚,所以一开始我的态度都不是怎么太积极的,大家理解就好。
      二十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困难面前,一个茶企的生存与否与茶企老板对茶的态度、其坚韧不拔的决心以及专业精神有很大的关系。
      二十四、无论有什么样的困难(包括茶识、销售渠道、资金等等方面的困难),要想让一个普洱茶流通企业生存下去,产品结构与存茶数量是必须要过的关。要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看待产品结构与产品线建设的问题。这是茶庄在六年前搬迁到马连道时最让我焦虑、想得最多的问题。  
      二十五、能够深刻地了解客户的利益与需求,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有效地塑造需求,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二十六、“好茶要耐心等待”,这句话也对也不对。试问历史上哪一款普洱好茶曾经被我们耐心等待过?或者说有哪一款现在的好茶是从始至终在我们的全神贯注下一步一步走向辉煌的?普洱茶活在自己的世界和时间里,她的世界和时间有一部分与我们人类的世界和时间产生交集,遇到了就珍惜她吧,普洱好茶是生命的奇迹!
      二十七、在杭州河坊街受到启发。在所有的糕点铺中唯有一家生意最好,围了不少顾客。因为他家卖的麻饼外包装上印了不少诸如感恩老爸、感恩老妈、老婆我爱你、身体健康甚至逢赌必赢之类的词句。开拓出了一块普通麻饼的使用附加值。——我感慨:供给侧改革源于需求侧。
      二十八、杭州吴山古玩城的门外在搞集会,摆摊的爱好者不少。我们对古玩完全不懂,而他们可能不懂普洱茶。我们看着他们,正如他们看着我们。都说古玩水很深,在我看来事在人为,前几年我们谁不认为普洱茶的水很深呢?我对周边朋友们不得不说一声:恭喜了,朋友们,你们在普洱茶上的水平已经可以类比古玩界照片挂在墙上的人物啦!
      二十九、做普洱茶商最大的风险在进错货。但是商人能不进货吗?真正专业的茶商定会十分重视茶品的品质判断,而专业精准的品质判断来自于品鉴观念与技术的提高。其中的压力是普通爱好者难以理解的。
      三十、又怕错过好茶又怕买错茶,所以我说除了品鉴技术更要注重品鉴观念,技术建立在观念基础之上,观念在前,技术在后。没有正确的观念,或与好茶擦肩而过或者好茶在仓而不自知,更多可能满仓烂茶。
      三十一、茶友当年的赠言我一直“随身携带”:用一辈子的时间,做两辈子的事情,活出三辈子的精彩。——跟青岛朋友戏言:此生能够重新认识普洱茶价值体系、对中生代茶的认知跨上第三个台阶,我无憾矣!
      三十二、除了认真与技巧,一个绝顶品鉴高手的能力中一定还包括感性,因为对品鉴普洱茶这样的生命艺术而言,感性是观念创新的触发点,而观念创新则是标准建设的先导。
      三十三、收茶如同买房。小区位置好、环境好、交通方便、配套齐全,所购房屋结构好、户型合理、价格适中,这样的好事多吗?同样,真正的好茶也不会很多,作为真正的发烧友如果有幸碰上了有理由不尽力多多拿下吗?
      三十四、确认自己手上拿着大把超棒好茶,气定神闲,倍加珍惜,每卖出一片既高兴又难过,没卖出去也高兴,好茶还在自己手中,未来又多一份期许。在我看来,经营普洱茶就是经营着一份心境。
      三十五、标杆老茶是正确理论的诠释,正确理论是找到好茶的指引。了解茶史、关注变迁、面对现实、掌握标准、珍惜遗珠。
      三十六、凡事皆有因,有现象就一定有原因。但很多时候我们总是首先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时不常地怀疑别人是不是搞错了,在判断茶的时候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是吧?
      三十七、茶庄的体制改革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我当大股东但不当法定代表人也不管事,职务只是个产品顾问(连产品经理也不做),有否决权但轻易不用(我希望在三五年内最多只使用一次否决权),而且不给年轻人添麻烦的最好做法就是“不管不看不顾不发表任何意见”——“四不”。茶庄有3名员工已经服务十多年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很强的技术能力。我们有很好的宗旨,有很好的传统。对于这几位老员工的人品可以放一百个心,对于她们的家庭,我完全可以接纳。相信她们可以把茶庄的事情打理得更好,她们所缺乏的只是给她们一个发展的机会;第二步三五年后把股权进一步减少直至完全交出去,让自己真正过上想要的休养生活。
      三十八、1995年是普洱茶界的重要时间点,这一年邓时海老师出版了《普洱茶》一书。此后大概用了十年时间,到陈智同先生《深邃的七子世界》的出版为标志,普洱茶界的前辈们用理论与实践构建起了普洱茶的价值体系与架构。这个价值体系与架构描绘了普洱茶的基本发展历史,揭示了“越陈越香”的价值规律,为普洱茶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个体系与架构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先天缺憾——只简单强调了时间的作用而没有对用料与品质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我们不能苛求前辈但我们确实有事情可做。我提出的普洱茶分类品鉴判断、各类普洱茶品鉴判断标准与方法等是对普洱茶价值体系与架构的重要补充。班章王中王、布朗传奇、99DDG-H这三款茶是中生代类普洱茶的“天花板”,也是我做茶13年来孜孜以求的普洱茶宝库中的瑰宝。
      三十九、主动的销售行为一般要从判断消费者的类别层级开始,然后才谈得上积极有效、有针对性地创造出客户价值,才能让客户意识到我们产品与服务是超值的,才能让我们的追求与奋斗显得更有意义、更有持续性。
      四十、所谓专家永远是相对的也是有局限的。研究土壤的未必懂种植,研究茶树的未必懂制茶,研究制茶的未必懂微生物与仓储,研究微生物与仓储的未必了解茶史,了解茶史的未必懂品鉴,会品鉴的未必能在美学层面上真正懂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从业者各自找准位置发挥作用即可。找茶、卖茶,终有恹倦的时候,但一句“只卖自己也喝的茶”将会是我留给茶庄最好的礼物。
      四十一、有茶友跟我私聊说喜欢99DDG-H和布朗传奇这两款茶,但得知元旦要涨价了很纠结,问我如何是好。我跟他开玩笑:你希望无量又不可复制的好茶都降价吗?你有两个选择:一、速速各抢入一筒(假如经济能力允许的话多多益善),从此充分理解普洱茶的神力加魅力,超有感觉超有情怀,以后见佛杀佛,总觉得别人喝的茶很LOW,生活与事业的自信心超级爆棚;二、干脆不拿,满足于喝点好的新熟茶,当个吃瓜群众也蛮好。两种选择都好。
      四十二、为什么要抢一点好茶在手上?因为真正的爱好者发烧友不是吃瓜群众,他们都是艺术创作的鉴赏家、参与者,不参与不比较怎么知道高低?所以,遇有好茶一定要坚决行动,绝不错失!
      四十三、年底前做了两件事情。一是确定帮助老员工宋婷在湖南长沙创业建店。二是与老员工朱朱和谢敏签署协议,三方建立合伙人企业,并将经营管理工作全部交由她们。今后我除了喝茶、休养可以干点其他与茶不搭界的事情了。
作者:茶者黄刚
日期:2023-11-20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