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壶的四种超难工艺

紫砂壶为人们所爱,不仅仅在于它蕴含的古朴韵味,也在于它自创立以来,不断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形成的丰富装饰艺术美。既可诗书入画,又可将传统文化融入壶中,这些特色都要归功于紫砂特有的装饰手法,如泥绘、加彩、贴花等等,而有些装饰技艺非常难,多已不再生产。
 
1、最难的工艺——镂空紫砂壶
什么是镂空雕刻呢?
镂雕,采用的是一种“镂”的技法,本指物状的镂空之意。镂、镂刻、镂雕是相关联,密不可分的,俗称为“镂空”,实质是“镂雕”。它用专用工具,雕出镂空的纹样或书体,使之凸显出来,层次丰富,画面有立体感,主题突出,精巧灵秀。其空灵之形态,给人无以言状的美感。
镂空装饰手法非常古老,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在陶器上出现了。紫砂镂雕,始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最开始镂空壶只有镂空层,不能装水,只作为生活装饰;至近代,一些制壶工艺师偶作透雕尝试,镂空处有两层胎体,外层为镂空层,内层为“壶胆”,才可泡茶。镂空设计能透气保湿,颇具科学道理,为一大胆创新。镂空紫砂壶造型各异,工艺精湛。
其空灵之形态,给人无以言状的美感。镂空技艺难,难在哪?最大的难点在于:用泥巴捏制出造型、雕刻完成之后,再进行烧制定型,需要考虑到泥料的可塑性、烧制时泥料的收缩率、作品完成之后的实用性以及观赏性等等。镂空工艺,不管是玉雕木雕还是其他雕刻,都是难度很大的,就像是瓷器之中的玲珑瓷一样。
复杂度之高让很多工艺师都不会轻易选择尝试。镂空壶工艺繁复,它是四面镂空,然后贴在内胆上,对壶型有一种严格的要求,大多只能方形结构。而方形结构对做壶者来说也是一个难题,它要求线条挺括,片面平整,这就加大了镂空壶的制作难度。
镂空片的结构比较脆弱,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断裂,这就需要作者在制作时不仅小心谨慎。四面镂空面相接的要天衣无缝,没有痕迹,而且要注重图案美观,除了要花费心力和时间,对制壶技艺更是一种考验,因此许多制壶者望而却步,工艺上佳的镂空壶,更是不可多得!紫砂壶镂雕装饰,明末清初已经出现,康熙朝较为流行。今天此种造型及装饰已较为少见,多用于壶盖、纽等。
 
2、传统技法——髹漆
《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元年》:“辽主方纵肆,贪得南方玉帛珍玩,而贯所赍皆极珍奇,至运两浙髹漆之具以为馈。”
“髹漆”是对大漆工艺的总称,髹(xiū)即是将大漆髹涂于器物表面,也说明了髹对于漆器工艺的重要。一件器物,如以木为胎,需要先以大漆与面粉调和作为粘合剂,将苎麻布裱于器物之上,反复不断多次直到平整。
现知最早的漆器是1978年在浙江省的六、七千年前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木胎朱漆碗。后经过商周、战国、汉代、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的漫长发展。多种技法和不同纹、地的结合,迎来了千文万华之盛。
当髹漆应用于紫砂壶上,所谓髹漆彩绘,主要是在素胎紫砂壶器上髹以朱漆或黑漆,然后再加以彩绘。吴梅鼎《阳羡茗壶赋》记载:“或青坚在骨,涂髹汁兮生光。”
温润古朴的紫砂和灵动变幻的大漆结合在一起,让紫砂器以更多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视觉享受。
紫砂是一种特殊的天然矿土,即含铁质粘土质粉砂岩。大漆则是漆树身上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接触到空气后会氧化,逐渐变黑并坚硬起来。髹漆紫砂器是工艺本身之美与文心造就的器物之韵。
大漆与紫砂结合自古有之,这两种物质历经了岁月的积淀,显现出独特艺术的光芒。紫砂的创制始于北宋末年,兴盛于明代正德年间。
一个是粘稠半透明的液体,一个是泥土,漆与紫砂两者看似毫无关联,碰撞在一起,却产生了奇妙的火花。
紫砂特有的多种装饰手法中,以描金髹漆为装饰手法的紫砂器是最昂贵,最具奢华之风。紫砂壶髹漆彩绘器历史上遗留罕见,因其费工费时,现已不多见。
 
3、宫廷御用——剔红
明黄成《髹饰录·坤集·雕镂第十·剔红》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
剔红,又称“雕红漆”或“红雕漆”,就是在器物的胎型上,涂上几十层朱色大漆,待干后再雕刻出浮雕的纹样。雕漆大多用鲜明的朱漆,故又名“剔红”。
雕漆常以木质、金属为胎,用漆堆上,少则八九层,多则一二百层,是待漆半干时描上画稿,施加雕刻的一种髹饰技法。
根据漆色的不同,有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剔犀之分,其中以剔红器最多见。
元代雕漆在唐宋雕漆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形成名家辈出的局面,张成、杨茂、张敏德均为技艺高超的制漆巨匠,浙江嘉兴为雕漆的制作中心。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漆的特性,并能将其用于艺术创作的国家。雕漆,它是用调色后的笼罩漆一层层地涂在漆胎上,积累到相当厚度,然后用刀雕出花纹。雕漆,大貌淳朴浑成,而细部又极精致,具有特殊的质感之美。雕漆始于唐,精于宋元,盛于明清,尤以明代达到了最髙峰。而以紫砂作漆器胎骨者不多见,主要作为宫廷用品,极为珍贵,今天紫砂壶中的装饰已没有再使用剔红来装饰了。剔红漆色有深红近于紫色的,有正红的,有色浅而略呈黄色的,自以颜色纯正、光泽明亮者为上。至于刀工的精粗优劣,出入就更大了。
 
4、巧夺天工——螺钿
明代曹昭著的《格古要论》中说:“螺钿漆器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宋朝内府中物,俱是坚漆螺钿者……”
紫砂螺钿装饰,是紫砂传统装饰技法之一。流行于明末清初。螺钿俗称“螺填”、“螺甸”、“甸嵌”、“陷蚌”。是在紫砂胎上髹以黑漆,然后在黑漆上和白色螺钿拼粘,嵌填螺钿。
材质乃天然之物,外观天生丽质,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因此也是一种最常见的传统装饰艺术,被广泛应用于漆器、家具、乐器、屏风、盒匣、盆碟、木雕以及有关的工艺品上。清代诗人刘应宾更作“螺钿妆成翡翠光”,螺钿的光泽堪比翡翠,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白色螺钿是用蚌壳磨成的细片,它按图案花纹锯成各种形体,嵌粘填进壶漆胎后,与黑漆形成鲜明对照,黑白分明,朴实而清丽,螺片呈天然五彩闪光,可谓巧夺天工。
除了螺钿,也有金丝、红木、黄杨象牙、珍珠等镶嵌装饰,所以一般紫砂镶嵌,用料成本相对较高,难度相对要大,完成时间相对要长,是技与艺的珠联璧合,展现造型与装饰的韵律美感,如此紫砂精品!
从材料及技法,螺钿工艺又可以分为“平螺钿”和“雕刻螺钿”。平螺钿的工艺分为磨平打光、刻画阴线、粘合、上漆打磨等几个步骤。
雕刻螺钿的工艺主要分雕、搜、堆、铲、嵌等几个步骤。由于雕刻螺钿选材广泛,一件器物上往往存在螺钿和其它材料(翠玉、象牙、彩石、珊瑚等)镶嵌相结合的情况,使之色彩更显富丽堂皇和奇妙典雅,因此又称“花样嵌”和“百宝嵌”。
由于年代的推移和气候、温湿度的变化,嵌螺钿家具极易出现开胶掉漆、螺钿嵌件脱落等损毁现象,能够完整保留下来的更是寥若晨星。
 


作者:佚名
日期:2024-02-19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