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4年,22岁的陆羽第一次告别故乡竟陵,向西蜀进发。陆羽西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考察茶叶、研究山水,并探讨茶叶与山水间的有机关系。
饮茶在各地区、各阶层的广为流行使得茶叶渐贵、茶具渐精、茶艺渐成,可是,却没有一部有关饮茶的著述。对此,陆羽在饮茶的过程中已敏锐地感知、捕捉、把握到了,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将这一重任扛在了自己年轻而稚嫩的肩头。
陆羽遍游巴山、峡川,后转而北上,至义阳郡(今河南信阳一带)。第二年秋天,他才风尘仆仆地南返故乡。在远离县城三十多公里的晴滩古驿附近找了个幽静之处东冈岭,潜心整理出游所得,进一步研究茶学,为正式撰写茶学专著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东冈岭呆了一年有余,为了充实有关资料,陆羽又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出游考察。他渡江北上,足迹遍及山南、淮南、河南等地。
此次出游,正值安史之乱爆发。为求一个安宁的环境,陆羽没回故乡,而是流落到了东南的江苏、浙江等地。
陆羽在流浪逃难途中,念念不忘考察茶树,访问山僧野老,搜集有关采茶制茶的宝贵资料。江苏、浙江等地,原本不在他的考察计划之列,却因了一场战乱,使他发现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这里的茶叶、山水、茶事、茶艺堪称一流,这给他的茶学研究注入了更加新鲜、丰富、深刻的内涵。“祸兮福所倚”,他不禁喜出望外!为了获取翔实的资料,采到中意的叶芽,品到甘冽的清泉,他半刻也不能闲住,那匆忙、疲惫、憔悴的身影,常常穿行、往来于湖州、常州、润州等地。
直到陆羽28岁之时,他才在湖州(今浙江吴兴)城郊的苕溪,结庐定居。湖州古时就盛产茶叶,五世纪开始为皇宫进呈茶叶贡品,唐时的紫笋茶已是声名远播,湖州的顾渚山茶林更为陆羽提供了一块研究茶学的天然园地。
一部流传千古的《茶经》,就要脱颖而出了。
穷尽半生心力撰写《茶经》
果不其然,陆羽在苕溪住了还不到一年,即公元760年底,就完成了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的初稿。
三年后,安史之乱终于平定,陆羽的欣喜之情自不待言,为了庆祝纪念,他不仅亲自设计了一个煮茶的风炉,把平定安史之乱的大事铸在鼎上,还对《茶经》作了一次全面的修改。
公元774年,湖州刺史颜真卿修订《韵海镜源》,陆羽参与其事,趁便从古籍中搜集历代茶事,补充《七之事》一章。至此,《茶经》的全部创作任务才算真正完成。我们今日见到的《茶经》,便是774年的修订本。
从早年的接触茶事到萌生创作《茶经》的念头,从22岁外出考察到28岁开始创作,从初稿、修改到42岁时的最后定稿,一部《茶经》,几乎耗尽了陆羽大半辈子的精力与心血。
陆羽仿佛为茶而生,他的清贫生活、习儒诵经、东奔西走、辗转磨难、艰辛坷坎……一切的一切,都为了一个字:“茶”!
陆羽为茶而生,为茶而来,为茶而活,岂不是上帝遣至人间的一位茶仙么?
是的,他就是一个神乎其神、活灵活现的“茶仙”!
写到这里,我的心中,也承认了他是一位飘逸灵动的茶仙。当然,我眼中的仙并非那种不食人间烟火、虚无缥缈的怪诞之仙,而是有着人的躯体、仙的风骨的茶仙所谓茶韵仙骨是也!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耿湋与陆羽联句诗的开首一句,可视为对陆羽恰如其分的概括与定评。
陆羽之文传世不多,但他早年写戏,尔后撰述《茶经》,与友人唱和作有大量诗文,还主持或独撰了近十种地方志书,称得上一位名副其实的“墨客”。
陆羽晚年,由浙江经湖南而移居江西上饶。他的《自传》,只写了个“我的前半生”,后半辈子行踪模糊,真迹难觅,只在《新唐书·隐逸》中记了一笔,说他“贞元末卒”。据有关专家考证,陆羽活了72岁,最后终老湖州,时间为公元8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