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界名人 > 茶人故事 >
蒋文中与普洱茶

    蒋文中称自己是“滇濮茶人”,他用“滇濮茶人”作为笔名,在2006年出版了《中国普洱茶》一书。前几天,记者见到蒋文中,交谈中句句不离“茶”,记者有机会品到了蒋文中监制的普洱茶,口感不错。在茶界,提起蒋文中,都说他是“走到哪里,民族茶文化传播到哪里”。蒋文中喝普洱的茶龄不长,只有三年,三年里每天离不开茶,白天喝生茶,晚上喝熟茶,已经成为生活方式。提起与普洱茶结缘,他说自己受益于普洱,三年前家里人卧病在床,他在苦闷的时候,得到一位茶人的点拨,他开始喝普洱,慢慢地心境平和了,心情舒坦了。出于一个研究民族文化学者的敏锐,他开始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审视和研究普洱茶文化。 
 
     [观点]回顾——2006年普洱茶产业“三快六多”
 
    在2006年,茶叶专家蒋文中身在其中也感到热潮扑面,普洱茶产业迅猛发展,势头无可抵挡。历数2006年的大事纪,可以归结为“三快六多”,三快是经济发展快、产业发展快、与茶相关的文化发展快,六多是茶叶企业多、茶叶产品多、茶事活动多,全国范围宣传促销多、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多、普洱茶文化产业发展多。在蒋文中的印象里,茶叶企业的发展速度惊人,仅昆明就有5家较大规模的茶叶批发市场,分布在昆明城区专门经营普洱茶叶的茶庄就有几千家,茶室、茶馆、茶楼也多达数千家。而一年来普洱茶文化方面的书刊、影视、书画歌舞艺术之多也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蒋文中说,像《大观周刊》的“滇茶大观”应运而生,就是普洱茶市场的活跃和文化的繁荣。此外去年9月首届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的举办,成交4.26亿元,参加交易达到了10万人次,也是应该载入史册。
 
     展望——普洱茶发展所处的大趋势非常好
 
    “目前普洱茶发展所处的大趋势非常好,今后有四大发展趋势。”面对2007年以及未来的普洱茶发展,蒋文中持乐观态度,他对云茶产业和文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真地提出了一个学者的思考,他认为,2006年抢购原料的现象更加严重,勐海、下关、凤庆三大企业生产原料更供应不求,说明我省茶叶原料尤其普洱茶原料严重短缺,茶园种植远不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扩大茶园种植,改造大量老茶园和低产量茶园是今后的一大发展趋势。此外消费者从初期盲目购买收藏热到逐步走向冷静、理性的购买,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和品牌的要求有提高的趋势;今后云茶产业的竞争将集中于对优势资源、质量和品牌的竞争,在此趋势中将进一步加大企业的洗牌和优胜劣汰的重组。蒋文中说,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是,云茶产业产品目前尚未形成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和现代科技支撑的产业品牌,对科技和文化内涵要求提高已经刻不容缓。
 
    忧思——茶文化培训不能走过场
 
    如今普洱茶正处在诸子百家的战略机遇期,蒋文中看到了繁荣背后的隐患,市场混乱、产品诚信度不高、价格大战等顽固的病症如何彻底祛除,蒋文中开出的药方是,必须建立有序的茶叶生产流通渠道,进一步建立健全明确的市场规则和监督机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来规范保护云茶产业,建立一个客观公正的对消费者公平的评价体系,蒋文中呼吁,云茶产业建设的各方都来共同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
 
    现在火红的各种茶文化培训不少,短期速成比比皆是,只有普及而无提高,人才同样匮乏,蒋文中提出,云南没有品茗高手群体以及没有自己的茶艺理念,品茗水平以茶艺落后老是跟着别人背后走,所以有人说云南建立不起“普洱茶文化”,这句话值得职业教育培训同仁的深思。蒋文中认为,加强职技教育培训绝对不能走过场,要真正培训出人才。同时必须结合云南的实际,建立自己的茶文化体系,不是跟在别人背后走。
 
      普洱茶的大发展,绝对不是靠一两个品牌,蒋文中认为,云茶产业要百花齐放,在发展现代化生产的同时,也要保护地方民间传统工艺产品,遵循饮食文化发展规律,形成系列品牌,保持老产品,发展新产品,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
 
     蒋文中,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硕士导师,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职业技术资格鉴定高级考评员。
作者:佚名
日期:2018-06-28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