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真淳雅:易武茶复兴时代的先锋,业界新“宋聘号”
时间:2019-07-22来源:普洱藏家 作者:佚名浏览:
次
96真淳雅:易武茶复兴时代的先锋,业界新“宋聘号”
1994-2004的这十年,被称为
易武的“复兴时代”。在这十年间,涌现了一大批后来闻名于世的
易武茶品,其中有96真淳雅、98顺时兴、99易昌号、99绿大树等。
1994年,在昆明参加完第三届国际
茶文化研讨会后,以吕礼臻为首的台湾中华
茶艺业联谊会一行20余人,辗转来到
易武,开始了
普洱茶的寻根之旅。
易武茶山中的野生种大
茶树,让他们感到兴奋不已。可是,
易武大街上,各个
老茶号的旧址或是被烧毁,或是已翻修,存留的福元昌号、
车顺号、同昌号等旧址老房子,也无人管理,一片荒凉。
曾经作为
贡茶重镇的
易武,如今这样没落,给吕礼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他决心寻找
易武传统制茶技术,让“
易武正山普洱圆茶”再次与世人见面。
二、96真淳雅的诞生
1995年,吕礼臻与张毅谈好合作,以
易武野放
大树茶为
原料,找到旧有石模,采用书中记载的制茶古法,试制一批茶品。
由于当年
茶农没有按照标准
采摘,大小
老茶混在一起,第一批茶菁全被拒收。1996年收到符合标准(一芽三叶)的茶菁后,才开始量产“真淳雅号”。
“真淳雅号”的选料是真正
易武野放茶料。由于长期自然生长,
易武茶山的大
茶树就像是未被发掘的宝山,无论是质与量都非常好,完全是野生乔木种,且
价格非常便宜。
他们请来曾压制“
宋聘号”的老师傅李官寿先生担任指导,在工序上采用古法,手工揉捻、石模压饼,并用大黄竹叶壳包装。
虽然96真淳雅的
制作带着实验性质,但这批茶的选料无疑是最精华的,加工工序也是当时认定最接近古法的。
由于采用传统石模压制,96真淳雅的茶饼压得厚而松,有利于内部茶质
转化,
活性相当理想。
易武原生种
野放茶的叶片立体完整,条索粗硕,茶面呈现出明显的栗红色泽,茶芽转为金黄色。茶干香气清爽、迷人、开朗,不带一丝杂染的气味和闷湿味。
茶泡开后,
茶汤橙红透亮,质厚有力、口感微涩、醇厚
回甘,充分表现了
易武茶的活力。
感受深刻的是其香气,清幽、爽朗、梅甜、柔和的
易武蜜甜香,慢慢渗透在口腔里,让人心动。
2005年,在台湾《
普洱壶艺》杂志组织的斗茶盛会“华山论茶”中,96真淳雅凭借优异的茶质口感,击退了96紫
大益、96橙印、96省公司青饼等,一举夺冠,被业界称为新“
宋聘号”,从此声名大噪。
96真淳雅是建国后第一批用制茶古法做出来的
易武古树茶。在它之后,越来越多人前往
易武,古法制茶技艺逐渐得到研究保护,由此开启了
易武的复兴之路。
可以说,96真淳雅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里程碑,作为
易武复兴时代的先锋,它的出现,为后来的
易武中期茶树立了标杆式的口感,可谓功不可没!
特别说明:文章由微信公众号“
普洱藏家”原创整理,原创整理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资料:
邓时海、耿建兴.
普洱茶续[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
编辑部《华山论茶:九九年名茶评比》[J].《
普洱壶艺·
茶艺》,2005(16)
郑翔如《激浊扬清话
普洱·真淳雅号的故事 》 [J].《
普洱壶艺·
茶艺》,2007(22)
百濮子、张静红《从96真淳雅和99年张毅无纸
易武的开始》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