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普洱茶品介绍 >

1201岩韵:香韵突出,口腔冲击力一流

时间:2019-09-12来源:大益论坛 作者:伍健洲浏览:
1201岩韵:香韵突出,口腔冲击力一流
我们都知道,1201-岩韵稳定在20万/件左右了。这个到底能到什么价位,各位吃茶群众只关心茶,不关心价,吃得起就吃,吃不起就围观别人吃。鲁迅先生说过,他从字里行间看出了“吃茶”二字。他弟弟周作人先生干脆将自己的家命名为“苦茶斋”。
这两位,好像对“岩韵”早早做出了预告。
或者,大益为了靠近先生们的论断,做出了这个“岩韵”。
不管哪种情况,各位吃茶群众不服不行嘛。
 
拿到了岩韵的样泡,都往上图看。
我没见过这个茶的整个饼如何,但从解剖出来的茶样,可以推测到几个比较有趣的方面:
1、这个茶的仓储比较好啊比较好,正面油光发亮,跟7年陈期是吻合的。
2、芽头的颜色并不像广东仓七年陈期的颜色,网上推测的东莞仓存放的说法,就算真的,也都是“东莞科技干仓”。
3、拆解出来的条索相对比较完整,可见这个茶饼的压制并不会很紧实,或者是像大益2010~2019这十年来的做法一样:老料新压,饼型规整而松化。
 
这些都是猜的。
下面开始:
1、先眼见为实;2、再入口为真。
1、眼见为实
 
称茶7.5克,大益让我最顺手的老式盖碗(110CC的盛水量)。内壁18度灰阶的厚壁厚釉钧瓷品茗杯,取其内壁白色程度刚好是照相机的标准白平衡测光度。
这准备功夫做得足吧?
 
润茶那一泡的汤色
黄亮,通透度稍微不够。
来个湿醒10分钟试试吧。
这么贵的茶,必须要对得起人民币嘛。
 
这是醒茶十分钟后的第一泡汤色
看起来粘稠感不错。细小的泡沫比较丰富,就是持久度不甚久而已。
 
这是第二泡的汤色
看着通透度高多了,还行,给人美好的心理慰籍。
 
这是第五泡的叶底
在图中都能看出这叶子嫩度比较高,叶片的厚度比较不够厚。梗很细,也不多。
 
这是第五泡的茶汤
这个汤看起来,是不是粘稠度高多了?是的,不能不承认,因为事实摆在眼前,哪容否认?
 
这是第八泡的茶汤
不用说,光看就知道通透度上来了,粘稠度下去了。
 
这是第九泡的叶底
这种细嫩和薄,一眼看穿了。
有相当经验的茶友,估计已经猜得出我下面要说的“入口为真”的内容了。
 
2、入口为真
先说香气。
润茶的那一道水,留在公道杯里的香气是比较浑厚的。
香,沉稳,不飘散。
 
公道杯冷下来之后,野香十足,香型是复合型的表现,典型的大益独步天下的拼配技术香。
喝的时候,基本上的香气表现是:有比较明显的香气入水体验。
这些都有点儿“韵”的表现了。
 
再来说滋味。
高潮期:1~8泡。
又分开两部分:1~5为茶味足足的高峰平台时期;6、7、8泡为茶味逐步平稳下降的时期。
 
1~5泡的表现为:1、入口滋味浓郁,冲击力强健,苦、涩显,能化;2、茶汤的粘稠度相当高,茶味的浓强度十足,虽然厚度差了点火候,但那么薄的叶子你还能要求怎么样的厚度呢?3、回甘生津快而猛;4、回甘位覆盖了整个口腔,生津也基本如此,生津主要体现在口腔后部;5、茶汤的甜度有点不足,苦涩刺激性相当重;6、茶韵努力向喉咙下行,能达到喉咙产生喉韵,但至于有多深,咱们就忽略一下吧。
 
6、7、8泡的表现为:1、茶汤里的野香延续上一个阶段的特征,表现到位;2、茶味略微单薄了,喉韵上升为嘴韵;3、苦涩的刺激性稍微降低;4、苦涩的“化”反而慢了不少。——整体上跟上一阶段相差不会太远。
 
下降期:9~13泡。
 
主要表现是:1、茶汤里的茶味开始淡薄,但苦涩相当顽强,有“说不退就是不退”的革命精神;2、苦涩逐泡渐渐渐消退,第10泡就已经是甜水为主了,虽然这个甜水并不怎么甜;3、11泡后可以长浸3分钟以保持能尝到甜味的状态,后面两泡还能再打打加时赛的。
写到这里我就准备闭嘴了。
 
有看官要我拿出结论:1、是不是古树;2、是不是台地;3、是不是云南仓或者东莞仓;4、是不是值20万……哥,您当我是神仙啊?神仙也要逢人只说三分话,多嘴泄露天机要被雷劈的!
比如我说“苦涩能化”,你非要说“一直伴随到尾”,我承认,是每一泡都有,但“有”跟“能化”不一样嘛;你跟我一样,歇个5分钟再泡下一泡来喝,你就知道你喝下一泡的时候,上一泡的苦涩就化得要放大镜才能找到了嘛,是不是?对不对?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回甘生津  公道杯  品茗杯  古树  大益  岩韵  茶味  醒茶  干仓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2016年古域岩韵兰香
2016年古域岩韵兰香
武夷岩茶岩韵之体会
武夷岩茶岩韵之体会
武夷岩茶的岩韵是什么
武夷岩茶的岩韵是什么
邦东蓬莱云海 深山藏岩韵
邦东蓬莱云海 深山藏岩韵
中茶冰碛岩茶——首秀黑茶岩韵
中茶冰碛岩茶——首秀黑茶岩韵
怎样理解武夷岩茶“岩韵”
怎样理解武夷岩茶“岩韵”
“岩韵”源来是山场
“岩韵”源来是山场
武夷岩茶挑起“岩韵”的人
武夷岩茶挑起“岩韵”的人
武夷岩茶的岩韵特点
武夷岩茶的岩韵特点
我眼中武夷岩茶的“岩韵”
我眼中武夷岩茶的“岩韵”
岩茶必须在岩韵的基础上谈香气
岩茶必须在岩韵的基础上谈香气
“岩韵”是1%的天赋99%的汗水
“岩韵”是1%的天赋99%的汗水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