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早的砖茶发展史
砖茶的成形较为简单及历史较短,先说现存最古旧的砖茶“可以兴”,那是上世纪30年代的产品,相信并非当时的主流产品,因此产量不大及生产年期短,有可能为当年的试验茶品,或是作为市场试探形式来加工。
当时主流产品为藏销紧茶(又称牛心茶、蘑菇沱),原为带把的牛心脏形状,主销西藏和国内西北边陲地区,其带把形状为防止紧茶因含水量过高而产生霉变问题,因用竹箬包装时如留有空隙便较易通风透气以保持茶品干燥情况,在过往以骡马驮运时较有保质作用。
但在铁路开通后,运输时间大为缩短,保质条件有所改善,同时为了配合机械制茶,云南省公司在1967年取得客户同意及中茶总公司的批准,将带把紧茶改制成长方形的砖块形紧压茶。
然其外形虽改变但其配料和加工工艺并无改变,市场仍以西藏和国内为主,销港数量应该为极少量,然继销藏砖茶开发后接下来就是熟茶砖(俗称普洱砖茶)的出现,熟砖销处以国外为主,如有名的“7581”砖就以销日本为主。
二、常规产品和砖茶用料的差异
直至1979年改革开放,这段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称为常规产品,先用这段时期(1949年至1979年)的常规产品作一比较,这时期所生产沱茶会使用嫩度较高(即等级较高),如春芽、一级及二级作材料,这样材料压制出来的茶体比较结实,对后转化过程中有一定的影响。
而砖茶则会使用较粗老的7级至11级茶菁,甚或以级外茶作茶菁,那即是所有加工砖茶的茶材一般会以粗老茶菁为主,另在1967年后所加工的砖茶常规产品大部份为熟茶材料,两者在后转化过程中表现并不明显。
从这里我们可得知沱茶、饼茶及砖茶在原料选配上是有差别的,实际上茶品在紧压加工时所用茶材对云南紧压茶的后转化有着极大的影响,而这影响的深远。
至今现今喜爱旧普洱茶品的人不去探求,其实茶友应放开胸怀,用品饮沱茶的心情去品试沱茶,以品饮砖茶的心思去品试砖茶,那才容易感受它们的内涵,如用饼茶的欣赏角度去品试沱茶和砖茶,即可说是对自己和它们都不公平了。
三、改革开放后,普洱茶开始百花齐放
1979年后虽然说是改革开放,茶厂可自找客户,自行开发产品规格等等,但试想想云南加工厂一直是依循中茶公司云南省分公司的方向,且一走便走了三十年。
谁会或谁敢轻率改变产品规格,且客户接受与否为最关键问题,另所谓自找客户,亦只是自行与客户议价销货,一切手续仍要通过云南省公司的门坎。
产品当然仍以沱茶、砖茶和饼茶这三个型制为主,故无论这些产品的好与坏,始终为云南特种茶带来一个新方向,对云南茶有一定的影响。
文章参考:何景成《再论云南紧压茶中的另类茶品沱茶与砖茶》[J].《普洱杂志》,2017(60)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