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包装特征来划分,7542从诞生到现在的40多年时间里,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
1980~1989年,厚纸7542时期;
1980年代中~1990年,薄纸小七版7542时期;
1993~2003年,薄纸大七版7542时期;
1996~2004年,改制前的大益茶时期;
2005年至今,改制后大益茶时期。
可以看到有些时间线是有一定重叠的,这是因为计划经济时代,国营茶厂的生产,在使用包装纸和印刷上较为随意,并没有确切的年份划分。
二、1980~1989年的厚纸7542时期
三、1980年代中~1990年的薄纸小七版7542时期
2、薄纸7542-92青饼
四、1993~2003年薄纸大七版7542时期
开汤品饮后,汤色红润鲜亮,入口厚实、顺滑,带梅子韵,最大的感受是喉韵极佳,这种渗透力是在醇和、平顺、细腻中显现,其茶汤表现与其它7542极为不同,拥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风味,也许这就是“老勐海”的迷人之处。
五、1996~2004年,改制前的大益茶时期
96紫大益的包装特点:
2、断脚南:茶纸上“云南七子饼茶”的“南”字,印刷略有缺口,俗称“断南”,一般为“三角断”,也有“半圆断”的说法。但据了解,这是由于当时印刷棉纸的模具磨损而造成的缺口,两种缺法品质并无相差,具体仍需考证。
3、漏了英文字母G:茶纸最下方的一排英文字母中,“西双版纳”的“双”,被漏掉了后鼻音字母“G”。
总而言之,从70年代诞生至今,7542涵盖跨度将近40年,一个常规化的茶品能够横越40年而不衰,相信是非常值得茶友们来探讨学习的。
参考资料:
陈智同.深邃的七子世界[M].台北:五行图书,2006
浮云茶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