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拍卖行,一筒七粒装的“百年末代紧茶”以48万元的高价成交,成为了场上一匹不小的黑马,很多拍客在赞叹之余,心中也生出了许多疑惑:这提末代紧茶是哪个茶庄生产的?用的是哪里的原料?和后世下关的宝焰沱有什么联系吗?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和茶友们聊聊末代紧茶的故事。
来历特殊的紧茶
首先为朋友们介绍一下什么是紧茶,这是一种诞生在普洱沱茶之后,以藏区为主要销路的特殊品种,通常包装是每七个首尾相连,用笋壳包成长条,用做保存。
当年生产紧茶的茶庄有很多,有很多茶号都在佛海(勐海旧称)设灶揉制紧茶,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1923年,英国人在缅甸修建的公路和铁路通车,勐海茶销往西藏和印度的路程大大缩短,普洱紧茶销藏事业进入了黄金时代。
这其中,做的比较大的有是洪记茶庄,它背靠着当时的顶级商号洪盛祥,大老板是腾冲董家,早年靠石璜和大烟起家,背景十分过硬,其一开始是两盘灶生产(可以理解为两条生产线)同时制作茶叶,形成优势后,直接增加到六盘灶同时生产,主要生产销往西藏地区的紧茶。
此外,基于总号的战略布局和资金优势,洪记茶庄用体量优势和价格优势控制了部分茶叶市场,并以此打压其他勐海茶庄,没过几年,洪记每年的产量就多达四五千担。到了1937年,勐海20余家茶庄中做得最大的洪记,每年的产量已经多达近万担,这个规模在当时已经是最顶尖的那一批了。
除了洪记外,滇西茶叶霸主“永昌祥”也有在做紧茶,1916年,永昌祥发明了窝形沱茶后,又派人前往思茅学习紧茶的揉制,由于技术先进,选料严格,而且多用勐库和凤庆的优质茶叶,永昌祥的松鹤沱茶,狮牌藏茶和散茶都广受好评。
为树立品牌意识,康藏茶厂从当地藏民信仰出发,专门手绘了一个民族图案:从上至下,分别是一团象征佛光普照的烈焰,和炉内有四个元宝的香炉。
这个商标,就是著名的“宝焰牌”了,与其配套的搭档就是紧茶,其底部带有手柄, 不仅能正好卡在敬香者的手指缝中,方便藏区佛事活动,又能增加茶品缝隙,在漫长的滇藏茶路运输保证透气性,防止受潮焖坏。
设计周到的“宝焰沱“一经问世,就受到了藏区人民的喜爱,在之后更是逐渐成为了藏区佛事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品,地位尊崇,品质优良。
与大受欢迎的“宝焰沱“相反,康藏茶厂却逐渐艰难,尤其是日军入侵缅甸使云南边境也沦为战区,再加上瘟疫、要道被毁、法币膨胀等因素,滇茶生产大幅衰落。
为表明与旧民国中茶司的割裂,中茶司取缔了民国时期“新运动”的十二角星标准商标,而不带有国民党色彩的宝焰牌商标,则被完完整整地继承了下来。然而,宝焰牌图案中那团象征着佛光普照的火焰,却在十余年后,成为宝焰沱停产的导火索。
1966年12月,文化大革命下,宝焰牌商标被批评为“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教色彩”,省茶司被迫将“宝焰牌”,改为“团结牌”。之后又有人批评牛心紧茶形状特殊,工艺复杂,是在增加劳动者的工作强度,宝焰牌紧茶也被迫停产。
1968年10月,随着文化大革命进一步发酵,云南省下关茶厂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厂内原有的领导班子大多被下放,正常的生产秩序也被打破。带有不可取代地位的宝焰牌紧茶,就这样被尘封了数十年,直到1986年,这一传奇紧茶再次问世。
1986年10月,下关茶厂得知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到厂里视察工作,为表达敬意,下关茶厂的领导们,想到了向班禅大师敬赠停产至今的宝焰沱,临走之时,十世班禅用藏文题写了“云南省下关茶厂”的厂名,由此宝焰牌沱茶又被尊称为“班禅沱”,“班禅紧茶”。
也正是因为1986年的十世班禅的来访,下关茶厂顺理成章地恢复了宝焰沱的生产,后来十世班禅还专门让大管家找茶厂订购了15吨宝焰沱,在西藏销售。2006年5月27日,十一世班禅也来到下关茶厂参观,并亲笔题写“世代茶缘、藏汉合欢”,下关茶厂也成为唯一一家两世班禅都亲临过的茶企。
无论是百年末代紧茶,还是首批生产的“下关班禅紧茶”,都有着非凡的纪念意义,如今的价格也让广大茶友望而却步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