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PUER10000问 >

普洱茶粗枝大叶好还是细芽嫩叶好?

时间:2023-12-14 10:43来源:普洱茶吧 作者:刀哥浏览:
普洱茶在很多方面与其它茶类不同,总有些特立独行的味道。印象中的普洱茶,粗枝大叶的居多,与小家碧玉的绿茶们相比,显得粗犷彪悍,那么是不是普洱茶粗枝大叶就比细芽嫩叶的好。
普洱茶
普洱茶在很多方面与其它茶类不同,总有些特立独行的味道。
印象中的普洱,粗枝大叶的居多,与小家碧玉的绿茶们相比,显得粗犷彪悍,那么是不是普洱茶粗枝大叶就比细芽嫩叶的好
这便涉及到茶叶树种和原料级别方面的选择。
 
普洱茶选择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的原因,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各种版本的茶类书籍和资料上都有介绍,此处不再详述,只捎带地概括一句,无非就是“外形上叶大、芽肥、梗嫩、毫多,内质中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优于小叶种和中叶种,最适合加工具有后期转化潜力的普洱茶”
普洱的等级划分,只有在鲜叶时有明确的用芽叶的含量来进行不同等级的分级标准,在晒青茶(生散茶),熟散茶的等级划分时,用芽叶的含量这个维度已经不能成为严谨的分级标准了(毛茶或散熟阶段,级别的选定是通过筛分来进行,筛出来的那些宫廷级料,芽头里边混有多少细碎茶叶可想而知了,所以甭拿现在的宫廷普洱历史上的宫廷相比)
 
特级:一芽一叶占70%以上,一芽二叶占30%以下;
一级:一芽二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30%以下;
二级:一芽二叶、三叶占6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40%以下;
三级:一芽二叶三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50%以下;
四级:一芽三叶、四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30%以下;
五级:一芽三叶、四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50%以下。
 
虽然普洱茶原料分级是根据茶叶嫩度而定的,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但普洱茶并不是嫩度越高,品质越好,特别是对于生茶来说。芽头越多,滋味反而会显单薄,且耐泡度相对低。而茶叶、茶梗相对多的原料,有助于协调普洱茶的口感和厚度,耐泡度更高。所以普洱茶并非原料等级越高,品质越好。
 
对普洱茶品质影响更大的因素是鲜叶的持嫩度。茶树芽叶保持嫩度的时间长,我们称之持嫩度好,自然是加工普洱茶的最佳选择。嫩度和持嫩度的关系,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一株一芽四叶的鲜叶,我们说第一叶比第二叶嫩,第四叶比第三叶老,这是嫩度问题;如果这片茶园A采的一株一芽四叶整体上较另一片茶园B采的一芽四叶嫩些,那么我们说A茶园的持嫩度较B茶园的高,这就是持嫩度问题。涉及到具体采摘:A茶园我们就可以采一芽四叶,对B茶园,如果第四叶偏老,就采一芽三叶。
云南茶区山地多,不同的气候、海拔、降雨、土壤、森林植被条件下造就了不同风味的品洱茶品,即所谓“一山一味”。而这“一山一味”从茶树的生长形态和鲜叶采摘的持嫩度上就开始了。比如易武茶区勐库茶区的鲜叶持嫩度就比勐海茶区的高,古六大茶山中,漫撒茶山的就比倚邦茶山的高。
 
持嫩度越高并不意味着品质就越好,所以我们不能得出“勐库茶好过勐海、或曼撒茶好过倚邦”的结论,持嫩度只是鲜叶采摘的一个依据,持嫩度高只能说明鲜叶产量高、更容易采摘,而持嫩度底的茶园,为了追求产量,往往采一些长老的叶子和木质化的茶梗故而影响品质(实际情形又相反,后面部分再详述)。
粗枝大叶好还是细芽嫩叶好?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单芽嫩叶制成的普洱茶口感、厚度以及香、甜等指标不如拼有老叶长梗的(当然前提是持嫩度要好,这些老叶长梗均保持一定的嫩度。)
从纯料来看,一芽一叶的鲜叶制成的普洱茶品质不如一芽二叶或三叶的。从拼配来看,高级别的原料要拼一些低级别的原料,其目的都是一样——为了成品口感更加丰富和协调。
 
采摘的问题
鲜叶采摘是普洱茶所有工序中的第一步,很简单的一道工序,却对后面其它工序以及成品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正因为简单,很多茶农不太重视,量多时忙不上来便雇人去采,一来所雇之人不了解茶树特点和你所要求的成品品质走向,二来所雇之人为贪图重量(有的雇人是按斤两计算工费)或减轻负担会多采老叶粗梗(有的雇人是按天数给工钱),对后续工艺造成很大麻烦。很多成品的一些缺陷,追根溯源,祸首竟然都是由采摘不当造成。
 
采摘造成的缺陷,最常见的是采老了,比如持嫩度在一芽三叶的茶,他们采成一芽四叶甚至一芽五叶,3公分长的茶梗可以采到5、6公分,显然,多出来的不是黄片就是木质化的茶梗了,除了增加后面工序的工作量(捡黄片),对茶品的外观和品质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按理这种缺陷在一些持嫩度底的茶园表现会更明显,实际上却相反!因为这些茶园(比如倚邦)虽然持嫩度底,但老叶和老梗与嫩叶嫩梗泾渭分明,如果多采,很容易被客户挑出诟病,所以采的还较为规范;而一些持嫩度高的茶园,却因为一些貌似嫩叶的“似是而非”的老叶和木质化的茶梗大量混入其中,造成采摘上的缺陷,这就是一些有缺陷的易武茶口感不纯叶底花杂的原因之一。
至于因采摘手法不当而造成马蹄梗的现象,相比上述缺陷,反而显得次要了。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云南大叶种茶 云南大叶种 普洱茶口感 古六大茶山 倚邦茶山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表面的白霜是什么物质?
普洱茶表面的白霜是什么物质?
普洱茶哪个山头甜哪个山头苦?
普洱茶哪个山头甜哪个山头苦?
普洱茶为什么甜
普洱茶为什么甜
好的纯料普洱茶标准
好的纯料普洱茶标准
普洱茶最喜欢的水质是什么?
普洱茶最喜欢的水质是什么?
为什么要控制普洱茶的单株出芽
为什么要控制普洱茶的单株出芽
传统港仓的普洱茶是什么味道?
传统港仓的普洱茶是什么味道?
普洱茶的茶梗含量控制在多少算
普洱茶的茶梗含量控制在多少算
云南普洱茶主要采摘季,即春茶
云南普洱茶主要采摘季,即春茶
老班章普洱茶(树龄、口感、特
老班章普洱茶(树龄、口感、特
如何购买普洱茶叶?鉴别普洱茶
如何购买普洱茶叶?鉴别普洱茶
普洱茶的拼配难不难?
普洱茶的拼配难不难?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