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对于身在产茶大省的小编来说,央视曝光的“潜规则”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就如娱乐圈明星,时不时闹点绯闻,大家喜闻乐见。不过,到底是什么风把央视爸爸给吹来了??
渐渐的,我们对“天价茶”也习以为常。
今天,当我们对天价茶望而却步的时候,还能说些什么呢?
天价茶,存在即合理?
不可否认,以“牛肉”为首的高价武夷岩茶,好喝风行是最基础原因。大凡懂一点岩茶的人,都知道“岩骨花香”是岩茶最迷人的魅力。“牛肉”是最能体现岩韵或称岩骨的茶。好的“牛肉”,确实让人感慨,入口的冲劲十足,岩骨凛烈,桂皮香或乳香细密,滋味细腻饱满,变化丰富,的确迷人。
茶叶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武夷的天价茶有一部分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只要茶原料、工艺品质过硬,商家没有偷工减料、真假掺和、夸大其词甚至欺骗消费者,“天价茶”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至于能存在多久,消费者是否长期买账,就需要靠时间检验了。
越是引人注目,越不可欺人,否则只是“玩火”,哪怕天价无人能管,最终也会得不偿失。
天价茶,不等于盲目炒作
除了茶,包包有天价,手表有天价,就连手机都有天价。其实只要物有所值(不管是产品价值还是品牌价值),在一定合理定价范围内也并非不可取。该不该天价,无非就是定价合不合理的问题。
有的品牌打出“天价”,目的可能是提高茶品牌知名度,正如央视报道里体现的,询价时候可能并没有天价茶的现货,而是说“要预定”,或许这就是个虚无的噱头,为了吸引消费者注意而已。
从以往”天价茶“的宣传看,某一程度也提高了茶叶公共品牌的知名度,但这种影响如不适可而止,照搬照抄、盲目炒作或者无中生有,无意是对品牌的伤害。
冷静看待茶叶消费,回归“百姓茶”
对于劲吹的“山场风”和疯狂的“牛肉”热,武夷山当地多数的茶师们认为,这一现象“有些过了头”,但他们还是予以了比较温和的评价。虽然这是岩茶市场发育不够健全的表现,但也不能过分地苛责,毕竟这对于促进岩茶市场份额的增长还是有一定带动作用的。
当今解决“天价茶”的问题,很难解决,但似乎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去改变现状,比如发展大众普遍消费得起的健康百姓茶。稀缺山场的茶,都是位于金字塔的塔尖,高高在上,量少,就很难大规模生产。而能形成规模化的,还是那些中低端的岩茶,它们是支撑整个产业的中流砥柱。只有走标准化,产业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比天价茶更可怕的是不健康的茶,现在“肉搏”,以后斗的就是品牌,斗的是标准。等到市场发展日益成熟的时候,最终的赢家会是那些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茶企。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