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茶香,夏茶涩,秋茶好喝无人摘”,古往今来,每个喝茶的人都知道,一年中的茶叶,以春茶最好。于是,三春之茶一直都是人们最珍爱的上上佳品。这三春之茶,古代有叫头岗、二岗、三岗直至十岗的;有叫一火、二火、三火的;也有叫做孟春、探春、仲春的......茶叶被工业化以后,同样的春茶,根据茶叶条索体形大小不同,又统一为“春蕊”、“春芽”、“春尖”,这就是后来云南晒青毛茶(那时叫做滇青,今天叫做普洱生茶)的一级、二级、三级滇青。不管名字怎么叫,反正印证的就那句话:春茶最好!
中国是个讲究美食文化的国家,尤其是太平盛世,总习惯闹腾出不同凡响的“怪物”以示我之高远深邃,于是就有了“清明茶叶是个宝,立夏茶叶变成草,谷雨茶叶刚刚好”的经典论语,代代奉承,追逐着“早春”的萌动,兼还有越演越烈之势。这种闹,罪魁祸首当然要数陆羽,是他第一个炒作了春茶,并在1200多年前所著的《茶经.三之造》中,公然倡导说“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全然置夏茶如无物!这还姑且罢了,他竟然忘记东晋“贾谧二十四友”成员之一的杜育曾写道:“月维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的史实,即置采集秋茶于不顾,主张全面采摘春茶,忽略余后;奇怪的是;陆羽著《茶经》,曾多次引用杜育的观点,他不可能不知道杜育描写了采摘的景象,究其用心,可见他对春茶的推崇!到了宋代,那个叫做蔡襄的制茶师傅,硬生生搞出个“水线银芽”的贡茶,把包裹着幼嫩芽头的若干“鳞片”剥去,只留下凸凸的“真蕊”,伏贡天朝。幸好徽宗赵佶识货,他在《大观茶论》里发出御召:“采茶不必太细,细则芽初萌而味欠足;不必太青,青则芽已老而味欠嫩;须谷雨前后,觅成带叶微绿且团且厚者采焉......”徽宗英明,虽然杜绝了雕琢,可强调的,还是“春茶好!”
是啊,春茶好!
好在哪里?
好在习惯!好在老祖宗都说它好,好在可以引经据典,好在故事连连!好在我的两孔鼻子能够嗅觉到春茶的清香、甘醇、绵延!好在那“淡淡的绿,如春天的气息”,好在“悠悠天香如佳卉之灵气!”
......
有一日,我把这中国人公认的早春的茶推荐给外国同行友人,我说:“春茶是最好的茶,是最受欢迎的茶品,可以‘大钱粮’矣!”我没想到,我这多年的友人却问我:“证据?”
他竟然说:“春茶何以为优?”
茶树的代谢有两类:“氮”(N)代谢和“碳”(C)代谢。春茶期间的茶树是以“氮”代谢为主,所以您此时看不到茶树的花和果,看到的,只是呼呼啦往上长的茎叶。虽然此时有少量幼嫩果实发育,但由于没有“茶花”的参与,茶树生育、生殖系统代谢是第二位的,树体合成的含氮物质多,也就是含“氮”的“氨基酸”合成较多。“氨基酸”是鲜爽物质,茶的滋味必然是“鲜爽”的!此时,茶树生殖、生育的“碳”代谢不旺盛,可以转化的淀粉及终极产物——糖分不多,于是,相伴的多酚碱等呈味物质显现出来的“苦味”就必然张扬,够成春茶“香、鲜、爽、苦”的特征!这“特征”被喝了以后,就是港、澳、台、粤地区茶人所说的“霸气”、“生津”、“鸣泉”......
进入夏季和秋季以后,茶树枝叶茂盛、花果繁多,“氮”代谢和“碳”代谢两相竞旺,并以“碳”代谢旺盛于“氮”代谢(茶树花果吸收营养占总量的53.7%),半数以上的营养被生殖系统吸收,茶单宁合成多;加之高温和强光照,含“苦味”和“涩味”的茶多酚类物质合成多于其他物质,鲜爽物质合成比例下降,“鲜爽”的味觉自然下降,所以苦涩感觉多于“鲜爽”。这就是夏茶“涩苦”不好喝的根本原因!秋季茶树花果逐渐成熟,淀粉和糖分物质含量增加,“苦涩”味减弱,形成秋茶味淡,鲜味不足,甜味突出的特点。
春茶好啊!好在各谐统一,好在有古人的引导,好在有今天的科学!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