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PUER10000问 >

你知道茶膏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吗?

时间:2015-07-13 10:54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普洱茶已经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大家日常品饮的一部分。作为饮茶、爱茶者,倘若不了解普洱茶,殊为遗憾。那么你知道茶膏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吗? 茶膏的雏形始于唐朝,这期间,茶膏作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当时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而官焙

普洱茶

    普洱茶已经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大家日常品饮的一部分。作为饮茶、爱者,倘若不了解普洱茶,殊为遗憾。那么你知道茶膏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吗?
    茶膏的雏形始于唐朝,这期间,茶膏作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当时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
    那时茶膏的制作,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   
    但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青”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还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
    到了宋代,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形成丁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青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占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近年,随着普洱茶的“热销”,很多科研工作者及相关部门也注意到古代普洱茶膏的“失传”,并相应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研究,到 2005年基本完成了对清朝宫廷御茶膏的破译与复原。同时,科研部门采用当今最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成功地从云南临沧地区的晒青毛料中分离了普洱茶后发酵所独有的菌群,采用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工艺,初步实现了普通级普洱茶膏的规模化生产;2006年,科研部门又成功分离了原云南思茅地区 (现为普洱市)普洱茶独有的菌种,完成了普洱茶膏中的极品“玉龙胜雪”的研发工作,这也预示着现代普洱茶膏开始走向成熟。
    普洱茶膏不仅具有特殊的营养功能,同时也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没有普洱茶膏的普洱茶家族,是不完整的:而且,普洱茶膏也是普洱茶家族中最高贵的成员。
 

(责任编辑:一凡)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后发酵 云南普洱茶 普洱茶膏 后发酵 普洱茶 普洱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膏和速溶茶的区别
普洱茶膏和速溶茶的区别
敢上九天揽月 喜在太空饮茶—
敢上九天揽月 喜在太空饮茶—
茶膏多种“功能”
茶膏多种“功能”
上了太空的普洱茶膏你懂多少
上了太空的普洱茶膏你懂多少
茶膏演变史——茶叶的革命化转
茶膏演变史——茶叶的革命化转
普洱茶膏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普洱茶膏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茶膏未必出类拔萃但一定与众不
茶膏未必出类拔萃但一定与众不
认识茶膏教你如何挑选好的茶膏
认识茶膏教你如何挑选好的茶膏
茶膏:被遗忘的失落贵族
茶膏:被遗忘的失落贵族
茶膏是个什么东东
茶膏是个什么东东
解析普洱茶膏的两种传统制作工
解析普洱茶膏的两种传统制作工
普洱茶膏的品饮与存放
普洱茶膏的品饮与存放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