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PUER10000问 >

古代茶文化茶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呢?

时间:2016-03-13 14:39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茶文化的历史悠久,中国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又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则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那么我们古代茶文化
普洱茶
 
    茶文化历史悠久,中国在古代史料中,的名称很多,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为“蔎”。又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则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那么我们古代茶文化茶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茶文化思想:
  1、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大力宣扬“仁”即爱人的忠恕之道的同时,强调“仁”的实行要以“礼”为规范,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并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治国理念。这些思想,造成儒家以中庸为核心的思想文化体系,并形成影响人类文化数千年的东方文化圈,当今包括全世界华人、华裔、日本、韩国及东南亚诸国都从儒学中寻找真理。
  3、而中国茶道,也多方体现儒家中庸之温、良、恭、俭、让的精神,并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哲理于品茗饮茶的日常生活之中。
  4、东方人多以儒家中庸思想为指导,清醒、理智、平和、互相沟通、相互理解;在解决人与自冲突时则强调“天人合一”、“五行协调”。
  5、儒家这些思想在中国茶俗中有充分体现。
  6、历史上,四川茶馆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调解纠纷。
  7、某某之间产生分歧,有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的旧中国,往往通过当地有威望族长、士绅及德高望重文化人作为进行调解,这在四川收“吃茶”。
  8、调解的地点就在茶楼之中。有越的是,通过各自陈述、争辩、最后输理者付茶钱,如果不分输赢,则各付一半茶钱。这种“吃茶评理”之俗延续到全国解决。
  9、机械唯物论认为,水火不相容。但被儒家推为五经之首的《周易》认为,水火完全背离是“未济”卦,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水火交融才是成功的条件,叫“既济”卦。
  10、茶圣陆羽根据这个理论创制的八卦煮茶风炉就运用了《易经》中三个卦象:坎、离、巽来说明煮茶中包含的自然和谐的原理。因为,“坎”在八卦中为水,巽代表风,离在八卦中代表火。在风炉三足间设三空,于炉内设三格,一格书“翟”(火鸟),绘“离”的卦形;一格书“坎”,绘坎卦图样;另一格书“彪”(风兽)给巽卦。总的意思表示风能兴火,火能煮水,并在炉足上写“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中国茶道在这里把儒家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至。
  11、儒学认为天地人文都在情感理性群体和谐相处之中。
  12、“体用不二”,“体不高于用”,“道即在伦常日用、工商稼耕之中”,在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运动之中,人有艰辛、也有快乐,一切顺其自然,诚心诚意对待生活,不必超越时空去追求灵魂不朽,“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就是说,合于天性,合于自然,穷神达化,你便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快乐,达到人生极至。我国茶文化中清新、自然、达观、热情、包容的精神,即是儒家思想最鲜明、充分,客观而实际的表达。
  二、茶树的发展:云南省勐海县的大黑山森林中,有一棵高14.7米、胸围2.9米的野生大茶树。这株大茶树接待了不少中外客人,工作者和有关专家,见证了茶树的发展。
  三、茶的起源:
  1、神农时代:
  a: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b: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
  c: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d: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2、西周时代:
  a:、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
  b: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今川北及汉中一带)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
  c:《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华阳国志》是第一部以文字记载茶的典籍,因此历史意义更大,也更为可靠。
  3:秦汉时代:
  a:西汉·王褒《僮约》: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 鳌。烹茶尽具。哺已盖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求用钱。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
  b:“烹荼进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
  c: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已有饮茶习俗
  d:历代茶诗中,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这一千古绝唱有几句最能代表儒家思想对茶的诠释。
  茶的文化历史渊远流长,它的出现让人们受益好多,茶能治百病,茶能静心, 茶里面的学问实在太多太多了。 所以如果你想了解茶的真正意义,那还真的要把茶中的所有意味了解到。饮茶学知识,品茶品心境。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饮茶习俗 中国茶道 茶文化 普洱茶 中国茶 普洱 茶树 勐海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文化之养生趣谈
茶文化之养生趣谈
解析普洱茶的原生态茶文化
解析普洱茶的原生态茶文化
详述中国茶文化精神内涵
详述中国茶文化精神内涵
历史悠久的淮南茶文化
历史悠久的淮南茶文化
第三届普洱绿色发展论坛暨第四
第三届普洱绿色发展论坛暨第四
第四届茶文化高峰论坛盛大举办
第四届茶文化高峰论坛盛大举办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
从王婆卖茶谈宋代茶文化
从王婆卖茶谈宋代茶文化
“海西茶文化交流基地”授牌成
“海西茶文化交流基地”授牌成
中国首个茶文化主题商城国茶荟
中国首个茶文化主题商城国茶荟
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一)
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一)
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二)
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二)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