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厂家 > 普洱茶馆文化 >

古村茶馆:一抹茶香一盏心灯

时间:2017-01-11 13:40来源:中国茶多网 作者:佚名浏览:
在浙江湖州的荻港古村,有一间老茶馆,名叫聚华园。从民国初年到现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现在茶馆的主人叫潘平福,76岁。50年前,他接下了这间茶馆,在这里忙忙碌碌了一辈子。 央视网消息 :在浙江湖州的荻港古村,有一间老茶馆,名叫聚华园。从民国初年到现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现在茶馆的主人叫潘平福,76岁。50年前,他接下
普洱茶
在浙江湖州的荻港古村,有一间老茶馆,名叫聚华园。从民国初年到现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现在茶馆的主人叫潘平福,76岁。50年前,他接下了这间茶馆,在这里忙忙碌碌了一辈子。
央视网消息 :在浙江湖州的荻港古村,有一间老馆,名叫聚华园。从民国初年到现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现在馆的主人叫潘平福,76岁。50年前,他接下了这间馆,在这里忙忙碌碌了一辈子。
凌晨3点,天还没有亮。水汽氤氲中,这间铺子的灯已经点亮。这是一间小茶馆,名叫聚华园,从民国初年开门到现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茶馆的老板潘平福埋着头,弓着身子,不声不响地忙碌着。
潘平福今年(2016)七十六岁,50年前,他接下了这间茶馆。烧好水,备好茶,擦干净桌子凳子,再摆好塑料暖瓶和搪瓷杯。老潘必须赶在茶客们来之前,准备好所有的事。
一个月700元的房租,一天用掉40多个煤球,而一天只泡三十四杯茶。除去成本,亏本是明摆着的。
记者: 那您这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啊?
一元茶馆老板 潘平福: 我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把它坚持下来,现在有些老年人已经走了,人少一点,我也要让他们喝茶
天蒙蒙亮,76岁的章恒康已经出门,朝着茶馆的方向走去。退休后,他几乎每天早上都会来老潘这里喝茶。
荻港村村民 章恒康: 早上嘛,茶喝喝,菜市场上玩玩,这高兴嘛,这个事情很高兴。退休了我们这些人都安排到六老办(六老办公室)工作,每天两个人一班,到大街上看一下,看看卫生、四害,有些地方有些小矛盾,帮助他们调节调节,有些不好的地方,跟他们讲一讲。
记者: 您这么做是为啥呀?您多大年纪了?
荻港村村民 章恒康: 为了我们这个村,大家好。
记者: 为他们得什么好?
 
荻港村村民 章恒康: 没有争吵了,没有矛盾了,就是好了。
王镇鑫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荻港村,他没有出过远门,就连杭州都很少去。由于肠胃不是特别好,所以他每天都会来到老潘的茶馆喝点热茶养胃。
荻港村村民 王镇鑫: 我今年(2016)真的特别高兴,特别是9月份,我孙子出去当兵两年了,9月2日复原的。我外孙女9月份她考进了杭州交警大队,拱宸区大队,参加了G20峰会保卫工作。
家长里短,茶香飘散。几十年来,茶馆成了荻港村老人们,和世界相连的一个驿站。
除了茶馆老板的身份,老潘还是个剃头师傅。从14岁学剃头,已经六十多年。“一元茶馆”的亏损,全靠剃头生意来贴补。
荻港村繁华鼎盛的时候,一共有13家茶馆。如今,茶馆一家家关门,老潘的“一元茶馆”,成了荻港老人们唯一的念想。
一元茶馆老板 潘平福: 我每天都在想今天茶馆开出来,哪个老人没来,就要问了,他到哪儿去了,还是身体怎样了,要跟别的村的人打听。这个茶馆我一定会开下去 开到我做不动为止。
人来人往,茶起茶落。去老潘的茶馆喝茶,早已成了荻港村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而为了茶客们喝上一口热茶,潘平福也忙忙碌碌了一辈子。风雨飘摇的老茶馆,更是浓缩了荻港村的百年光景。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 喝茶 普洱 好茶 历史 茶香 老茶 茶馆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90后美女弃保研开创客茶馆
90后美女弃保研开创客茶馆
全国“百佳茶馆”的经营者与业
全国“百佳茶馆”的经营者与业
茶馆文化的发展
茶馆文化的发展
茶馆的萌芽
茶馆的萌芽
茶馆的兴起
茶馆的兴起
茶馆的兴盛
茶馆的兴盛
茶馆普及
茶馆普及
中国茶馆何不学学“星巴克”?
中国茶馆何不学学“星巴克”?
郑州市民去茶馆喝茶 水里竟是8
郑州市民去茶馆喝茶 水里竟是8
苏州茶馆业星级评选在益壶茶茶
苏州茶馆业星级评选在益壶茶茶
北京市茶业协会2015年年会暨评
北京市茶业协会2015年年会暨评
古代茶馆的发展历史
古代茶馆的发展历史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