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厂家 > 普洱茶馆文化 >

老北京茶馆花样多 文人吃客尽折腰

时间:2023-10-20 09:40来源:千龙网京城传奇 作者:千龙网京城传奇浏览: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他们身上带有时代的特征,其实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 老北京人喜欢泡茶馆,饮茶小聚不亦乐乎。二荤铺、书茶馆是许多老北京人的儿时记忆。书茶馆里张杰魁说《包公案》净街叫座,吃货鲁迅钟爱二荤铺大块牛肉面,清茶
普洱茶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他们身上带有时代的特征,其实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
老北京人喜欢“泡”馆,饮茶小聚不亦乐乎。二荤铺、书茶馆是许多老北京人的儿时记忆。书茶馆里张杰魁说《包公案》净街叫座,“吃货”鲁迅钟爱二荤铺大块牛肉面,清茶馆里晚清遗老遗少斗鸟赛鸟好不热闹……我们这就逛一逛老北京的各色茶馆。
1、八旗子弟无所事事兴起大茶馆
北京的茶馆流行于清代。当时,满清政府担心汉人人数太太太太多会借机造反,为了保证有充足的兵源可以进行随时的镇压,“在旗”的男孩一出生就按月领发放俸禄,让他们吃皇粮。俸禄每月可领老米一石七斗,再外加些银两,反正就不许他们种地经商,也不许离旗自谋生路。
于是,八旗子弟马上打下江山,翻身下马后生活就变得无所事事。听差之余,提笼遛鸟斗蛐蛐,生活悠闲,总得找点乐趣,便来到茶馆饮茶、享受清闲。茶馆也由此发展起来,数量多的时候,京城里能有一百八十多家茶馆。
 
茶馆比食肆酒楼费用低廉,形式也自由方便,市井小民也可以出入。这时的茶馆一般地处繁华地段,而且规模较大,有的茶馆甚至能容纳几百人,一般被称为“大茶馆”。脑补一下老舍笔下的裕泰茶馆,就可以大概知道大茶馆的样子了。
大茶馆基本为四合院的形式,设有大堂和雅间。大堂是为普通茶客设置的,雅间则为了接待达官贵人。茶馆一般用青花瓷提梁、小绿豆碗或青花瓷盖碗为客人备茶,茶水价格从一个铜板到一两银子不等。
大茶馆还会提供“大小八件”以及特制满汉糕点(满语称饽饽)。茶馆里一般都“红炉”,即烤制糕点的烤炉。制作芙蓉糕、月饼、元宵、京八件等点心,供有钱茶客消费。此外,大茶馆也会预备“烂肉面(牛肉面)”“肉丁馒头”等简单便捷的食品。
前门大街的天全轩、裕顺轩,崇文门内的长义轩、五合轩、广太轩、广汇轩、天宝轩,东安门大街的汇丰轩,北新桥的天寿轩,安定门里的广和轩,地安门外的天汇轩,宣武门内的龙海轩、海丰轩、兴隆轩,宣武门外的三义轩,阜城门内的天福轩、天德轩,西直门内的新泰轩等等都是小有名气的大茶馆。
不过,随着清廷衰落、八国联军入侵,茶馆以往的热闹气氛被破败与萧条取代,便相继关张歇业。虽然大茶馆衰落,街头却出现了许多小型茶馆。部分茶馆又结合评书、京剧、茶点菜肉等,供客人消闲,而这些茶馆也进一步融入了老北京人的生活中。
 
2、“吃货”鲁迅钟爱二荤铺牛肉面
茶馆一般不提供饭菜,至多预备干果糕点和特色简餐“烂肉面”。但是茶客有时也会想吃些饭菜填饱肚子,于是茶馆便供应简单菜肴,称为“二荤铺”。至于何为“二荤”?茶馆提供一两样现炒的荤菜,是为一荤。同时茶客也可以自带一些原料,由后厨带炒,称为“炒来菜儿”,又是一荤。二荤铺之名由此而得。前清时期,各省的士子进京应举,二荤铺以其经济便捷的优势便成为了士子解决餐饭的首选。
二荤铺还设在大学附近,将教职工及学生作为目标群体。《鲁迅日记》多处记载了鲁迅邀请朋友至“和记”与“海天春”等二荤铺吃饭。1918年正月廿三的日记中提到,“微雪。午二弟来部,并邀陈师曾、齐寿山往和记饭。”鲁迅最喜欢和记的清汤大块牛肉面。鲁迅也曾邀陈师曾、齐寿山也去西长安街龙海轩打牙祭。龙海轩的拿手菜是软炸肝尖。
软炸肝尖是将猪肝上部切成片,用盐、料酒、味精腌制,挂鸡蛋糊,再用七八成热的花生油炸,表面的糊刚凝固就捞出来,加热至锅里的油沸热,再将之前的肝尖进锅炸。两次炸制使得肝尖外酥内嫩。
 
3、清茶馆斗鸟赛鸟门庭若市
清茶馆不卖吃食,专卖清茶。茶水价格便宜,还会提供些瓜子、花生等干果碟。清茶馆里客人鱼龙混杂,为了避免祸从口出、浑水摸鱼等不必要的麻烦,有的茶馆就在墙面贴上“莫谈国事、衣物自看”等条幅。
工匠、手艺及中介进行洽谈和买卖都会选在清茶馆,个别清茶馆甚至成为了珠宝钻翠的集散地。清茶馆里客人形形色色,工匠到馆便要壶清茶静坐等候雇主,说媒、放贷、做买卖的对坐商议交涉,当然,也有泡在馆里的“茶腻子”,一壶茶便要占着座位一整日。
此外,5、文人骚客偏爱野茶馆返朴归真
在郊外、城门外、大道旁,也会有一些简陋的茶棚,供游人饮茶歇脚。这一类被称作野茶馆。几个桌凳、粗瓷茶具,颇有返朴归真的意境,野茶馆为不少文人墨客所喜爱。
道光年间,落拓秀才张问荷便开设了一家野茶馆,非为盈利,以茶会友。设灯迷、诗联等,猜中灯迷及应对、和诗、填词优胜者,主人将颁发书画文具作为奖励,借以助兴。而来到这里的,几乎都是骚人词客。清茶馆的常客里还有满清的遗老遗少,早上起来提笼架鸟,之后便走进茶馆,喝茶叙旧。针对这部分茶客,茶馆主人在春夏秋三季举行“串套”活动,张贴黄条(海报),还会向养鸟的有名人物发出请帖,邀请他们携鸟光临。于是,茶客纷至沓来,斗鸟赛鸟,门庭若市。代表性的清茶馆有陶然亭北面的窑台茶馆、崇文门外的清山居等。
 
4、王杰魁《包公案》叫座书茶馆
沏上盖碗茶,加上些干果小点,相声、评书入耳,引茶客流恋往返,则是书茶馆的撒手锏。书茶馆多是说评书,说书先生连续每天表演,大约2个月就可以说完一部评书,称“一转儿”。结账时费用不叫“茶钱”,而叫“书钱”,听一回是一个铜元。这些收入一般是茶馆与说书先生三七开,前者三成,后者七成。
评书一般分为“过晌儿”“灯晚儿”两班,“过晌儿”是下午三四点至六七点,“灯晚儿”是晚上七八点至深夜十一二点。一旦先生开始说书,茶馆就不再接待普通仅来饮茶的客人了。明朝时期茶馆里说《三国》与《水浒》的比比皆是,民国时期比较著名的有连阔如的《东西汉》、王杰魁《包公案》等。
天桥福海居,又称王八茶馆,是当时著名的书茶馆。能在这家茶馆说评书的先生必定要有本事,很多说书先生都望而却步,甚至也有完成不了一转儿就被磕出去的。“净街王”王杰魁便是这里十分叫座的说书先生,在福海居演出三十余年。王杰魁吐字慢,娓娓道来,又能变换声调塑造人物,还可以用不同方言刻画人物,拿手的作品是《包公案》《七侠五义》等。
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末,王杰魁在商业电台说书,很多商铺的收音机竞相播放,拉洋车的也不拉座了,铛铛车也不出声了,很多游人就站在商铺的门口听书,等结束再离开。王杰魁还会在自己的表演中“插播”广告——“妇女月经病,快贴一品膏”,引得听众大笑。
由于茶馆与评书的紧密结合,来得多是常客,厉害的说书先生甚至能带火一个茶馆。除了听相声评书,还有表演京剧曲艺的茶馆。这类清音桌茶馆里,设有伴奏和配角,演员不化装清唱整出戏,有时也有名角、名票也光临。
 
5、文人骚客偏爱野茶馆返朴归真
在郊外、城门外、大道旁,也会有一些简陋的茶棚,供游人饮茶歇脚。这一类被称作野茶馆。几个桌凳、粗瓷茶具,颇有返朴归真的意境,野茶馆为不少文人墨客所喜爱。
道光年间,落拓秀才张问荷便开设了一家野茶馆,非为盈利,以茶会友。设灯迷、诗联等,猜中灯迷及应对、和诗、填词优胜者,主人将颁发书画文具作为奖励,借以助兴。而来到这里的,几乎都是骚人词客。
据说有次诗人梅宝璐来此饮茶,与张问荷联句取乐,起了风,于是梅宝璐起身要走。主人留客说道:“风起何妨。”沉吟间,又下起了雨点,于是梅宝璐对曰:“雨来散矣。”于是,“雨来散”便成为了茶馆的名字。
如今,老北京茶馆内的茶壶、茶碗、茶杯子、水汆、铜壶、火炉子都成了老物件。京味茶馆也成了传统特色,成为人们想要保留的记忆。对年轻人来说,若是有空到茶馆坐坐,喝一杯茉莉花茶,听段传统曲艺,也会是种不错的选择。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茉莉花茶 普洱茶 盖碗茶 喝茶 普洱 原料 饮茶 茶具 清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杭派茶馆
杭派茶馆
粤派茶馆
粤派茶馆
台湾茶馆
台湾茶馆
京派茶馆
京派茶馆
带你了解明清两代的茶馆业
带你了解明清两代的茶馆业
成都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成都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茶馆靠卖杯茶能活吗
茶馆靠卖杯茶能活吗
老上海茶馆穿越时空去品茶
老上海茶馆穿越时空去品茶
中国茶馆四大茶门你知道吗?
中国茶馆四大茶门你知道吗?
平阳县把百年黄汤带到了老舍茶
平阳县把百年黄汤带到了老舍茶
多种派系的老茶馆你知道几种
多种派系的老茶馆你知道几种
老茶馆的由来
老茶馆的由来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