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堂茶庄”始建于清咸丰年间,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其创始人姓陈,福州北门外浮村人。原茶庄开在现南街邮电局附近,20年代末才迁至现址。茶庄店堂是典型的福州两进古民居格式,临街店面不足30平方米,但悬挂的巨幅旗幡“太和堂茶庄”,在30年代的南街上十分显眼。茶庄内的摆设颇为讲究,柜台由楠木制成,柜面以大理石镶嵌,橱架上陈列着大锡罐,并题有采茶诗歌。店铺北侧竖有“武夷岩茶”牌匾,南面墙上挂着十八罗汉图,配有对联“德大自在,敬者归来”,挂图下摆放桌椅,供客人小憩。
茶庄采用前店后场的经营方式。据该店老员工王大浩介绍,解放前的“太和堂茶庄”主营茉莉花茶,兼营各种名茶,如武夷大红袍、安溪铁观音、浙江西湖龙井、旗枪等。当年“太和堂茶庄”比较著名的品牌有“高香片”、“香片”、雀舌、春毫、明前等,营销遍及全国各地,店里专设两人负责外埠生意。运往省外的茶叶分七斤装、十斤装的小木箱,外裹布袋经邮局寄出,其中每年供应北京的茶叶就有20多担。
“太和堂茶庄”曾几易其主,30年代初招牌为“太和堂茶庄(康记)”,后经转让,变为“太和堂茶庄(兴记)”。抗日战争期间,由老店员钱瑞恭、王旺存两人合资经营至1956年公私合营止。旧时福州茶庄经营的雀舌、高香片、武夷岩茶、铁罗汉等名茶,多为有钱人家的消费,一般百姓则是喝“香片”(相当于三级花茶);买茶的量也不大,茶庄卖茶用的是小杆秤(钱秤)。因此,各茶庄都十分重视招牌和包装,像“太和堂茶庄”零售茶用的是两层纸包装,常见的包装有“尖尖包(五分重)”、“角包(三钱重)”、“四方包(一两重)”,包装好的茶包必须四四方方,能立得起来才算合格,并盖上太和堂的印章。后堂加工场每年清明节前后,便派人到郊区、闽东等地收购原茶,回来后再“窨花”加工。茶叶性喜温燥而忌湿冷,所以,三四月间又是烧炭烘茶的忙碌时节。
公私合营后,“太和堂茶庄”并入国营的市糖烟酒公司,由于他们坚持老店“讲信誉、重质量”经营传统,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和广大群众的欢迎。六七十年代,国家强调“以粮为纲”,不让农民用自留地种茶,使得群众买茶叶要凭票凭批条。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太和堂茶庄”的总体面貌才有了显著的变化,1984年茶庄进行了重建,人均税利名列省内同行业的前茅。自80年代中期以来,该店年年被评为局、公司先进单位,并被列为省贸易厅首批“放心店”企业。1998年“太和堂茶庄”成为福州市窗口行业示范单位之一,并被省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号”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