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为中国国饮,南北方无处不饮,然而品饮之有别,就连茶馆也是各有特色,来看看这些别样的江南地方茶馆。
上海茶馆
始于清同治年间,最早的茶馆有“一洞天”、“丽水台”等。茶馆里有商贾用暗语谈生意,有艺人说书、卖唱,五行八作,均来茶馆。20世纪以来,上海受西洋风俗熏染,产生了音乐茶座、露天茶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改造了旧式茶馆,新型茶馆不断增加,成为广大消费者饮茶、娱乐、休息的场所。
南京茶馆
清初即建有“魁光阁茶馆”,地处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前。夫子庙为旧时科举试场,“魁光阁”意含夺魁,考生常去饮茶提神,因而“魁光阁”名闻遐迩。后衰落,到1987年恢复营业,赵朴初先生为茶馆题写匾额。南京还有著名茶馆“鸿福园”“春和园”等。茶馆供应的茶叶种类繁多,随客挑选。还供应瓜子、春卷、水晶糕、酥烧饼等佐茶食品。
扬州茶馆
扬州多茶馆,著名者为富春花园茶肆,坐落在扬州名园“个园”之中。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茂竹修堂,环境优雅。竹叶似 “个”字,故名个园。茶品选用安徽魁针、浙江龙井、江苏珠兰三种茶叶配制而成“魁龙珠富春茶”,取魁针之色,珠兰之香,龙井之味,色、香、味共融。茶馆还备有三丁包子等多种点心,以供佐茶。
杭州茶馆
宋代,尤其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后更是茶坊遍布,清河坊、狮子巷等地茶客盈门,生意兴隆。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茶肆》: “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顿奇杉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止用瓷盏漆托供卖,则无银盂物也。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明、清以后,杭州评弹兴起,茶馆又成为献艺场所,吸引了吏多茶客。民国以前,因西湖游船停泊涌金门,茶馆多集中在闹市口一带。沪杭铁路通车以后,火车站附近茶馆林立。1913年前后,延龄路(现延安路)成为杭州商业中心,茶馆增多。1949年前杭州市茶馆最多时有300多处。后一度减少,80年代逐步恢复与发展,成为新型休闲场所。
绍兴茶馆
绍兴盛产茶叶,饮茶之风世代相传,茶馆随处可见,沿河最多。1949年以前有百余家。大都有店号,如“一乐天”、“林泉居”、“适庐”等。茶客一般是固定的老主顾,其中以制造锡箔的师傅居多。大多是喝茶聊天、休息消闲的,但也有些是来谈生意的,也有来说荆和解纠纷的。茶馆凭签供应茶水,每家茶馆有自制标记的竹签。喝茶有茶规,如把茶杯盖仰天放在桌上,表示你暂时离开还将回来,别人就不会来占位置,鲁迅喜欢上茶馆喝茶,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绍兴茶馆一度衰落,20世纪80年代后复苏。
福建茶馆
福建尤其闽南饮茶考究,品类繁多,宋代已闻名。历史上煊赫一时的贡品龙团茶,不复生产,代之而起的是乌龙茶经久不衰。茶馆泡沏乌龙茶用特制的乌龙茶茶具:壶为紫砂冲罐,“大不盈握”;杯是仅半个乒乓球大的细瓷小杯。《厦门志》(1832):“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壶必曰盂公壶,杯必日若琛杯。”沏茶慢饮慢啜,细细品尝,别具一格。
广州茶馆
汉高祖时广州属南越,赵佗被封为南越王。相传赵佗喜饮茶,每日清晨带僚属去临江茶楼煮饮,居民受其影响,上茶楼饮茶渐成风习。当代广州人多数喜欢上茶楼、茶肆饮茶。广州茶馆分为高中低三档,低者叫“二厘馆”,用粗制绿釉茶壶泡茶,还供应芽菜粉、松糕、大包等廉价食品,在清同治、光绪年间盛行。广州中高级茶楼有陶陶居、莲香楼、惠如楼、三如楼、多如楼等,座位都有上千个,一天之内有早茶、午茶、晚茶三市,早茶兴旺,点心种类繁多,如蒸烧卖、叉烧包,糯米鸡、猪油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