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厂家 > 厂家品牌故事 >

81岁老人讲述易武兴昌号茶庄的历程史

时间:2023-09-04 14:59来源:说茶网 作者:说茶网浏览:
我早有意到易武乡麻黑寨拜望成兴昌号第二代传人,81岁的何明忠老人。他虽不是一生从事茶业、但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他不仅懂做茶且还精通茶文化 追寻着茶马古道的遗迹,我们一路来到易武乡麻黑寨。群山环绕着小路,满山遍野的茶树,一座座小山,云雾缭绕。快到麻黑寨
普洱茶
我早有意到易武麻黑寨拜望成兴昌号第二代传人,81岁的何明忠老人。他虽不是一生从事业、但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他不仅懂做且还精通茶文化……
追寻着茶马古道的遗迹,我们一路来到易武乡麻黑寨。群山环绕着小路,满山遍野的茶树,一座座小山,云雾缭绕。快到麻黑寨的时候,柏油路变成了土路,一路颠簸,总让人联想起种茶人的艰辛,远远能看到山腰上坐落着一片片错落有致的房屋。终于到了寨子,一条条水泥路纵横交错。据当地人介绍,这是村委会主任何天强为了让各家各户进出方便,几经周折,跑县扶贫办、农业局等单位筹资,加上村民自发筹集资金修建的。
 
我终于找到了成兴昌号茶庄的第二代传人何明忠老先生。老人高兴地迎接我,并叫儿媳将早已准备好了的老茶水端了上来,于是在热气升腾的茶雾中,我细听着他家过去的沧桑岁月。成兴昌号茶庄成立于1934年,立号人何金成,当年即把自家采摘及收购的部分散茶,监制成包圆茶,用骡马驮往本省石屏销售。产量逐年增加,1937年,自雇牛帮驮往法属越南莱州省贩卖,畅销无余,当地侨商转运中国香港地区,再远销海外。1938年,自雇马帮驮往泰国曼谷贩买,价格可观。1941年后,日本侵华战火殃及整个东南亚,茶叶外销受阻,茶商生意萧条,茶价下滑,茶庄产品积压数年,茶庄终因多方原因不得不于1950年停产关闭。直到2002年,成兴昌号第三代传人何天强才重新做起了茶,并命名为成兴昌号天强茶坊。何明忠老人今年82岁高龄,身体依然健朗,头脑敏锐,谈吐清晰,老人不但是老一辈的种茶人,更是当地有名的文化名人,多年从事教育工作,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对普洱茶文化也颇有研究。谈起当地种普洱茶的历史,老人讲到,易武麻黑寨从清朝嘉庆年间开始做茶,当时只有三家茶庄:兴顺强号、鸿庆号、成兴昌号,当地做茶的人有7家没有茶号,他们要做茶就得向茶庄租借茶号,半开银元可以租一担茶做。当时的成兴昌号有2000余亩古茶园,每年可生产古树茶70担,可谓是种茶大户,其规模场景都让人联想到当年成兴昌号茶庄的昌盛繁荣。
 
易武麻黑的茶树,都是古茶树,又高又大,当地人采茶要用树干搭起来的脚手架爬到高高的树上才能采到。我们谈起采茶,何明忠老人还为我们唱了一首当时的采茶歌,“茶是古树茶,左手麻来右手掐,哥哥挑得龙潭水,妹妹采得麻黑茶”。从这首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采茶都是很精细,很有讲究的,左手把老茶叶拨开,右手采下嫩叶。老人说,做茶最精细、最精美、最复杂的自然要数给皇帝做的贡茶了。这款进贡的茶要挑选每年春茶中最嫩的芽叶,叫龙芽凤尖,然后用锈花针、红丝线将其一针一线精细地盘绕在明黄绸布上,一芽紧挨一芽、一圈紧绕着一圈,围绕成个满月状,这样的精材、精工才叫真正的“元宝茶”呢。而当地茶农喝的茶,相比起来就简单朴实得多,只是将每年加工剩下的老黄叶,放在用竹片做的火板上,在火上适度烘烤,尔后放入茶罐中煮。虽然不是上品好茶,但这样的茶喝起来同样又香又甜,清香回甘,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
 
何明忠老人还为我们讲到了当地的风俗文化,每年最热闹的就数赶庙会了。当地种茶人大多是从石屏迁来的,在这里建起了石屏会馆,其中就有一座大庙,所敬的是关公骑白马。老人还清楚地记得里面的对联是这样写的,“马匹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弟子尽寒心。”这也不禁让我们为老人的记忆力所感叹。每年有三次赶庙会,分别是农历的二月初二、五月十二、八月初二。每逢庙会,必是人山人海,反映出当时易武茶山的一片繁荣、热闹场景。当时的茶文化也相当普及,几乎是人人都会唱采茶歌,人人都会讲一段茶的故事。新婚夫妇喜结良缘,闹新房时,当地就叫闹茶吃,新婚夫妇为客人敬的不是酒,而是茶,客人必须讲出一段茶歌,这样,喝到的便是吉祥茶、幸福茶;如果讲不出茶歌,喝到的就成了霉茶,别人也会看不起的。这些都可以反映出当地人对茶的爱慕和敬仰。
老人还为我们讲叙了茶马古道上他家的一段心酸往事。事情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初,何明忠老人亲家公的一个表叔随马帮驮运一批茶到越南莱州地区。途经老挝丰沙里,正赶上当地一个村子暴发疟疾,村子里横尸遍野,也引起了马帮的惊慌,不敢多做停留,急忙赶路。不幸的是,没走两天,马帮里就有人出现发热、呕吐现象,一病就卧床不起,第二天就病故了。这个人正是何明忠老人的一个亲人,年仅32岁。就这样,尸骨永远地埋在异国他乡,也永远地随着茶马古道的历史一起风化了。
临行时,老人还送了我一饼几年前采制的春茶。返回的途中,似乎他家琥珀色的茶汤仍在杯中流淌,总让我联想到茶山的历史、茶山的故事,似乎百年茶山的故事都沉淀在这杯中。茶汤在口中那种醇厚浓滑、回味无穷的感觉,似乎又让我感受到采茶人丰收的喜悦,让我想到普洱茶似乎就是人生的真实写照,反映出劳动人民的艰辛苦涩和丰收时的喜悦甜蜜。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文化 茶马古道 易武茶山 茶的历史 茶文化 古树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祥源·2015 易武斗茶盛会举行
祥源·2015 易武斗茶盛会举行
易武古树茶为何新茶淡却越放越
易武古树茶为何新茶淡却越放越
普洱茶山头之易武
普洱茶山头之易武
祥源•2015易武斗茶
祥源•2015易武斗茶
易武普洱茶为什么那么好呢?
易武普洱茶为什么那么好呢?
易武古茶山所产茶叶的特点
易武古茶山所产茶叶的特点
易武麻黑古树普洱茶
易武麻黑古树普洱茶
易武茶口感评述
易武茶口感评述
易武茶真正的霸气
易武茶真正的霸气
易武古茶的特点
易武古茶的特点
知中木易武 知岁月悠闲
知中木易武 知岁月悠闲
祥源·2015易武斗茶会北京行活
祥源·2015易武斗茶会北京行活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