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茶园的问题。勐海茶厂有多少亩茶园呢?据有关资料,协议的有2万亩。这2万亩,不是勐海茶厂自己种,而是依托于茶农种。我说过,勐海有种方式,因为地广人稀,你可以出30万元,我帮你联系当地政府,去承包3000亩荒山,你种什么都可以。也就是说,你出300万元,就有3万亩,可以请人种的。当然,你会继续花钱,所以,你可以理解为,勐海茶厂租了2万亩地请茶农种茶,然后晒青,交给勐海茶厂。
我们来推算一下产量,因为是自己的茶园,意味着春茶、夏茶、秋茶你必须全部接收。按云南茶园产量40-50kg一亩计算,年产茶800-1000吨。如果是2005年前,绝对用不完这么多料,在2006年后,这个就不够了。所以,勐海茶厂的大部分原料,仍然依赖于外面收购。按目前的产量5000-7000吨而言,大家可以估算,超过80%的茶不是用自己茶园的茶做的。
从这个简单的数字,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很多有用的信息。1000吨里按比例,300吨春茶、400吨夏茶、300吨秋茶;这个是必须每年都用掉的。怎么用?第一是发酵熟茶,第二是拼配,总不能把夏茶秋茶都扔掉吧。回到收购方面来说,要收购5000吨以上的茶,是一个巨额数字,1000卡车茶。那么,以勐海茶厂1200个员工,其中工人800多,销售人员100多,行政人员100多;负责收购的人,就算20人吧,人均需要收购250吨茶;所以,在毛茶收购环节,想把关多严格,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为什么必须重视后续精加工的缘故。对于大宗商品,为了保持品质的稳定,以及充分利用原料特性,降低生产成本,这个是拼配的本源,而口感方面的因素考虑较少。
这个就是我们解读勐海茶厂茶园的意义。所以,有人说勐海茶厂的茶,全部是烘青,理由是勐海茶厂没有那么大地方晒青,这是完全靠不住的。因为原料大部分是收购来的,是人民战争,在家家户户或者粗制所完成了晒青毛茶制作才进到茶厂里的;而自己的茶园茶,也是通过包给茶农完成这些过程的;自己建立的粗制所,也是为了完成晒青毛茶的制作。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我们接着第二个问题,拼配,尤其是说到7542的拼配,OK。我们上次说到,7542是1981年才完成配方,82年才投放市场生产的。所以为什么叫做7542,实在无法理解。要来解说 7542的配方,关键在于4,这个4,4级茶,是一个综合评定,并非是说这个茶是纯粹的4级茶制作。7542面茶用3级茶,里茶主要用4-5级茶制作,综合评定为4级,以此命名。正如7581,用的7级茶撒面,8级茶为主,9级茶少量,最后综合评定为8级茶,命名7581。就这么简单的一个茶,最后被神化为标杆,然后再把标杆神化,变成了最佳普洱茶品的代名词。我们把普洱恢复到原来的面目,打回原形,不过是一些粗茶而已。当初并没有人动那么多脑筋在这种地方的。
第三个问题,关于88青的问题。太多问题了,讲起来复杂,先休息一下,喝口水再继续。
说到88青这个具体的茶,其实是没什么意思的。但是这个茶引发的后果相当有趣,成就了7542的标杆地位。我们先来说88青是什么。这个茶呢,是香港陈国义先生所藏的茶(当然,不是他定制的);一批7542,一批卖不掉的茶。当时呢,大约是1992年左右,动荡时期,中茶旗下各厂要么忙着倒闭,要么忙着独立,销售确实非常之差。陈老先生比起当时内地人来说,算有钱吧。最早的成本,是不到50元这样的成本拿的,是大件,84片。陈老从别人手里转手过来,估计也不过100多港币一件货,估计说到这里,就大有人愤怒了……我告诉你7581,当时88年的时候,3毛钱-4毛钱一砖的市场零售价格。当时拿了多少件呢?据说有300多件7542,1989-1991年的,花了人民币应该是不到2万元。然后陈老先生会估计觉得放在香港,仓库较贵,就随便放在云南存放了。后来普洱茶突然爆发了。2003年,10多年的茶了,卖120元港币,而2004年后炒到了18000人民币。
这件事啊,听了的人都眼红。后来有一帮人就说了,凭什么你的7542是88青,我的就不是。嘿嘿,就出现了2种版本的88青。一种是90年代的7542,现在都当做88青卖了;一种是2000年后有人做了湿仓再退仓卖的。我相信再过100年,88青仍然会层出不穷地在卖。再过20-30年,有谁说得清谁是真的,谁是假的?而这个,居然就成了收藏7542的理由,谁都想变成88青。大滇的解析可能直白得让你吐血,永无希望。88青的有名,第一,是收藏他的人善于炒作,第二,阴差阳错,干仓存放,所最终导致的结果。
我们要问一下,这么多年来,至少上百个批次的7542,有谁又搞出来了88青?嘿嘿,然后又有人说了,要很多批才出一次。那你又如何跟我解释说7542的配方是稳定的?既然是稳定的,那为何只能出一批88青?如果是不稳定的,现在收藏那么多7542,有多大可能再次变成88青?难道,为了百分之一的希望?其实,现在很难分清楚,是那批茶的品质好,还是纯属炒作;因为在相同年代的茶里,你无法找到可以PK的茶。当时本来就生产那么少的茶,就是物以稀为贵嘛。我记得之前勐海茶厂的厂长卢云,还有一个好像叫做李文和的副厂长说过,7542,在2005年前,是每个批次,只有100件,3吨茶! 现在,各位,年产1万件?还是5万件?以勐海茶厂最低产量5000吨计算,至少7542占据了5%吧,250吨,1000件是15吨,1万件是150吨;而2万件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懂的。
我想起有件事。大家知道,古代的瓷器是很值钱的,有一年我去景德镇,朋友送我几个碗,说是宋朝的。我坐飞机一直捧在手里,带到昆明,然后找博物馆鉴定,出了证书,欣喜若狂,果然是真品。然后问到价格,说30元一个,因为,那个碗是民间用来吃饭的碗,现存几十万个,不值钱。所以,这种大量的货即便品质超过88青,也难出什么神话了,谁拿不出几百件7542呀。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