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邦,王老吉凉茶创始人,乳名唤作阿吉,广东鹤山桃源镇钱塘人,当地人也称其王阿吉。阿吉本以务农为生,偶遇当地瘟疫肆虐,阿吉就偕同妻儿老小进山避疫。在避疫途中得到一道士所授药方,阿吉依药方所载,按照君臣佐使之法煮茶,不仅避过瘟疫,还帮助当地百姓治好了疾病,因为药汤功效显著,很快依方所载制得的凉茶很快就声名远播。后经王阿吉与其子不断探索钻研,在道士所授方子之上又加入岗梅根、金樱根等10余种山草药,至此王老吉凉茶原始配方完成。
在以后的经营中王阿吉以桃源圩[wéi]作为开端的大碗茶摆档慢慢发展,很快阿吉凉茶就驰名远近。到了清朝道光8年(1828),王阿吉已经在十三行靖远街开设凉茶铺,后因战火蔓延,中日战争期间,王阿吉凉茶几经停售,为了免于战火毁灭,王阿吉创立的凉茶精以保留王老吉凉茶原始配方,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也是从凉茶精开始的。
侵华战火烧的中华大地尸横遍野,越烧越烈,恐有蔓延香港岛之危险,早已举家迁入香港的王泽邦传人惊恐日寇对香港本岛的侵袭,为防止先人所遗之凉茶配方失传,王泽邦第四代传人(王泽邦香港分支)利用普洱茶研制凉茶精,普洱茶与王老吉凉茶二者互溶相依,最终王泽邦第四代传人运用普洱茶与凉茶制得王老吉凉茶精,由此开启了普洱茶与王老吉凉茶的相依共存之路。
(王泽邦第五代传人—王建怡)来源:央视纪录片《传承》—水篇
王泽邦凉茶传承人利用普洱茶的包容性与其独特的陈期特性,在煮沸熬制而成的王老吉凉茶汤内加入普洱茶,使之能迅速吸收并保存王泽邦凉茶的精华,再将普洱茶晾晒脱水,由此制得王泽邦凉茶精。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月,这样的方式是保留王泽邦凉茶的极有效手段。那为什么王泽邦传人会选用普洱茶作为王泽邦凉茶精的载体来承载已逾两个世纪的王泽邦凉茶呢?
选用普洱茶作为王泽邦凉茶精的载体来承载王泽邦凉茶还得从普洱茶与香港的港口贸易说起。大清晚期,香港、澳门作为云南思茅(现普洱市)普洱茶外销南洋的重要转载地,在次期间香港岛内共有约800家茶楼酒家供应普洱茶,每年从香港销往南洋再转销的普洱茶约4千吨,约为当时云南普洱茶产量的40%。香港现有的百年老店“荣记茶庄”(清咸丰五年开业的陈春兰老店),现仍专营正山普洱茶,专营易武春尖等名贵普洱茶,“荣记茶庄”的“正山普洱茶”商标上印有“本号具百年经验,认荣字朱印为记”字样。
因为贸易集散的原因香港本地人慢慢接受并喜欢上了普洱茶,这也是为什么东南沿海福建的原住民喜欢乌龙茶,而广东香港等地的居民普遍习惯饮用普洱茶。在历经香港作为进出口转运地的数十年间,当地居民因处于东亚季风区,常年饱受海风湿气影响为减小湿气对其影响,注重身体素质健康的广东人开始了解并发掘了普洱茶的养生特性,从而习惯并饮用普洱茶至今。
其次普洱茶独特的包容性,也是普洱茶获青睐的原因,争而不显,敛而不露。在全世界多数地区普洱茶收获了很多人的认可与赞誉,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普洱茶是旧时婚配嫁娶时必须的提亲物品,没有普洱茶的提亲仪式被女方家属认为是男方没有诚意的表现,因为缺少普洱茶的提亲,往往是导致新人恋情破灭的直接原因; 2007年,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与马来西亚普洱茶商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签署《吉隆坡宣言》。根据该宣言,双方将共同为规范普洱茶出力,同时携手打造“KSC替代投资基金(普洱茶)”的基石——“普洱茶大马仓”。马来西亚被认为是云南普洱茶的第二大市场,2013年,我国出口到马来西亚的茶叶达320万美元,占中国茶业出口总额的15.5%,仅次于中国至香港的出口。
因为种种良好的共通性质普洱茶成为了华人华侨之中最广泛认知的茶叶,也是因为普洱茶拥有的广阔的包容性,所以承载了王泽邦凉百年配方免于战火毁灭。
从普洱茶的原料采集以及制作工艺我们可以看出,普洱茶作为云南具有世界认知度的茶品,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并无人为的过多干预,其体现出来的是茶之本味。在茶叶容易吸味这一理论里,普洱茶作为吸味王位列榜首。从这个方面也更加体现了普洱茶的质朴与纯净。王泽邦凉茶选用普洱茶制作凉茶精也许就出于这样的考虑。
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这是乾隆皇帝首品普洱茶给出的至高荣誉,清朝帝王的赏识也从某一个方面证明了普洱茶的独特性,唯一性。作为云南不可多得的特有产物,普洱茶不仅在战火纷飞的上世纪书写着自己的传奇,在本世纪也同样用自己的独特与转悠对世人诉说着大山深处的故事。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