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生产 > 普洱茶制作 >

茶树褐边绿刺蛾防治方法

时间:2017-01-11 14:58来源:中国植保植检网 作者:未知浏览:
茶树褐边绿刺蛾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学名 Latoia consocia (Walker)鳞翅目,刺蛾科。异名Parasa consocia Walker。别名青刺蛾、褐缘绿刺蛾、四点刺蛾、曲纹绿刺蛾、洋辣子。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西从甘肃折入四川。 寄主 茶树、桑、油桐、核桃、苹果、梨、柑桔、桃、李、樱桃、山楂、枣、柿等。
普洱茶
 
  茶树褐边绿刺蛾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学名 Latoia consocia (Walker)鳞翅目,刺蛾科。异名Parasa consocia Walker。别名青刺蛾、褐缘绿刺蛾、四点刺蛾、曲纹绿刺蛾、洋辣子。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西从甘肃折入四川。
  寄主 树、桑、油桐、核桃、苹果、梨、柑桔、桃、李、樱桃、山楂、枣、柿等。
  为害特点 低龄幼虫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下上表皮,致叶片呈不规则黄色斑块,大龄幼虫食叶成平直的缺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mm,翅展38—40mm。触角棕色,雄彬齿状,雌丝状。头、胸、背绿色,胸背中央有1棕色纵线,腹部灰黄色。前翅绿色,基部有暗褐色大斑,外缘为灰黄色宽带,带上散有暗褐色小点和细横线,带内缘内侧有暗褐色波状细线。后翅灰黄色。卵扁椭圆形,长1.5mm,黄白色。幼虫体长25—28mm,头小,体短粗,初龄黄色,稍大黄绿至绿色,前胸盾上有l对黑斑,中胸至第8腹节各有4个瘤状突起,上生黄色刺毛束,第1腹节背面的毛瘤各有3—6根红色刺毛;腹末有4个毛瘤丛生蓝黑刺毛,呈球状;背线绿色,两侧有深蓝色点。蛹长13mm,椭圆形,黄褐色。茧长16mm,椭圆形,暗褐色酷似树皮。
  生活习性 北方年生1代,河南和长江下游2代,江西3代,均以前蛹于茧内越冬,结茧场所于干基浅土层或枝干上。1代区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中旬一7月中旬为成虫发生期,幼虫发生期6月下旬一9月,8月为害最重,8月下旬一9月下旬陆续老熟且多入土结茧越冬。2代区4月下旬开始化蛹,越冬代成虫5月中旬始见,第l代幼虫6—7月发生,第l代成虫8月中下旬出现;第2代幼虫8月下旬一10月中旬发生。10月上旬陆续老熟于枝干上或入土结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数十粒呈块作鱼鳞状排列,多产于叶背主脉附近,每雌产卵150余粒,卵期7天左右。幼虫共8龄,少数9龄,1—3龄群集,4龄后渐分散。天敌有紫姬蜂和寄生蝇。
  防治方法 (1)秋冬季摘虫茧,放入纱笼,网孔以刺娥成虫不能逃出为准,保护和引放寄生蜂。(2)幼虫群集为害期人工捕杀,捕杀时注意幼虫毒毛。(3)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4)幼虫发生期施药防治,参见茶卷叶蛾。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 普洱 茶树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云南茶树王茶叶有限公司
云南茶树王茶叶有限公司
南涧县对全县古茶树进行摸底调
南涧县对全县古茶树进行摸底调
南涧县茶树新品种农业协作试验
南涧县茶树新品种农业协作试验
茶马古道邂逅千年茶树
茶马古道邂逅千年茶树
冬季茶园管理:茶树修剪
冬季茶园管理:茶树修剪
春茶前期生产管理:茶树修剪
春茶前期生产管理:茶树修剪
茶树王之乡九甲康提
茶树王之乡九甲康提
忙肺古茶树茶园
忙肺古茶树茶园
茶树嫁接之砧木与接穗选择
茶树嫁接之砧木与接穗选择
茶树嫁接之剪砧、削穗、嫁接
茶树嫁接之剪砧、削穗、嫁接
茶树嫁接之接后管理
茶树嫁接之接后管理
幼龄茶树的定形修剪
幼龄茶树的定形修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