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机械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普洱茶的制作也不例外,茶叶的生产量随着人们的需求量不断递增,传统的手工制茶在茶品产量上出现供求不平衡的现象,于是制茶人开始寻找一种既能保持普洱茶的本味又能提高产量的新办法,那就是机械制茶,而机械制茶的出现虽然大大改善了供求的平衡, 但任何一种科技的使用所带来的变革有利有弊,机械制茶也不例外,很多事情在效率上提高了,但是本质上却出现了区别。
机器制茶确实比人工效率高,一致性比较好,我们以普洱茶为例来说明,生产毛茶的时候制作普洱茶机器介入的工序大概有杀青、揉捻和解块。后端机器介入就比较多了,比如风选、分色、过静电、拣梗(就是要把茶梗拣出来)、压饼、干燥,这六道工序都基本是用机器完成的。
我们先来对比杀青,机械制茶杀青用的机器就是滚筒,理论上说,只要把温度控制好,时间控制好,杀出来的茶一致性是比较好的。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农产品是非标准化产品,每一批鲜叶中的含水率有所不同,机器杀青,你把程序定好以后,机器只会按程序来做,而叶片当中含水率随时在变,比如小区域下雨、茶叶的生长地不同,茶叶的含水率是不一样的,而茶农在采摘时不可能把不同含水率的鲜叶分开,如果用一个标准的程序去杀青,含水率不一样,杀青的熟度就会有所差异,这对普洱茶的滋味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手工杀青的优势,杀青师傅可以根据每一锅茶,鲜叶的含水率不一样,及时调整杀青时间的长短,和杀青温度的高低,包括翻炒的速度他也在随时调整整,保证每一锅普洱茶杀青出来品质基本一样。但缺点就是效率低,也需要杀青的师傅有一定的杀青经验,杀青的成本也相对高很多,但手工杀青很适合产量不大的古树普洱茶杀青,能保证古树普洱茶高品质出品。
接下来的一步是揉捻,机器揉捻不分茶叶嫩一点还是老一点,它都是一样的揉,打个比方说普洱茶大部分是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有的时候鲜叶一芽三叶会多一些,有的时候一芽二叶会多一些,这也是一个随时在变的参数,有的时候鲜叶一芽三叶会多一些,有的时候一芽二叶会多一些,这也是一个随时在变的参数,那么这就需要揉茶的师傅根据杀青出来后的茶叶情况来判断需要揉捻多长时间,揉捻的力道,才能揉出条形符合要求茶叶。
机器每一次揉茶的量都比较大,它不像人工揉捻,是一把一把的揉,可以大致的把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挑一挑,一芽三叶挑和一芽二叶的分别揉,它们揉的时间和力道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人工揉捻会更能把普洱茶的特性体现出来,保证了普洱茶的品质。
解块这道工序,只有机器杀青才会有,如果是人工揉捻,师傅顺手就把茶抖顺了,可以直接晒干。机器揉出来会成块成坨,就必须要有个解块的工序。
接下来的步骤是晒青,分为自然晒青和机器烘青。机器烘青对普洱茶的影响是巨大而不可逆转的,揉捻过的茶青,细胞壁是打开的,用机器高温烘青会破坏掉普洱茶的很多内涵物质,采用烘青工艺制作的茶,后期转化空间非常小。
而传统的自然晒青工艺,则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普洱茶的后期转化空间,具有非常大的陈化价值。
制茶的最后一步是压饼,机器和石磨压的饼是有一定区别的,机器是用压力机来压,通常压力机压力都比较高,当然也可以调整,饼的松紧度是可以调整的,机器的上下模之间的间隙是茶饼松紧度关键,但不可能压几饼就调整一次,而散茶的条形常会有一些变化,如果用相同的上下模的间隙压制,散茶条型比较紧,比较短时,压出来的饼就会比较松,条形比较粗的、比较长压出来的饼可能就比较紧。
普洱茶压得过紧,对它的后期转化不是很好。压得过松,存放时间稍长容易散开。用人工石磨压,这个问题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茶饼的松紧度比较适宜,人工压饼的茶,后期转换会相对来说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