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聊聊普洱茶的制作工序。
鲜叶萎凋
在“漫长”的摊晾中,茶叶和茶梗的含水量之间,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业界管这个过程叫萎凋。
萎凋是全程低温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分自然蒸发,后期的转化才能顺利进行。
采摘后的第8个小时,鲜叶萎凋完成。在一旁看守的茶农,会将这批茶青分批次腾挪到热气腾腾的铁锅里,这个过程就叫做杀青。
杀青揉捻
杀青有锅炒、滚筒、蒸汽、热风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用的还是铁锅杀青。在云南的普洱茶山,这种传统的制茶技艺已经传承了近百年。
火焰的热量经铁锅传导给鲜叶,杀青师傅站锅旁有韵感地推动,茶在锅中不停翻腾跳跃,形成一幅和谐的人与自然图。
锅内的温度不算高,大概在65℃以下。随着杀青师傅的不断翻炒,茶青的水分进一步挥发,叶片的柔韧性更加明显,原先的青草本味,也被浓郁的茶香所替代。
炒出茶香味后,杀青工序就差不多进入尾声了。制茶师傅把茶叶从锅中盛出,并将其放置在透气的竹篾上,短暂摊开放凉后,就迎来了关键工序——揉捻。
揉捻师傅双手顺同方向,缓缓用力揉捻茶叶,揉捻结束后,这些半成品毛茶,会再次迎来久违的日光浴。毛茶会被摊成薄薄的一层,充分接受阳光的洗礼。
等毛茶色泽由原先的黄绿,转为深绿色后,一般再次进行复揉,这一步的目的主要是抖散沾粘成块的茶团,抖直七倒八歪的茶条,之后再进行日光晾晒。
晾晒5小时后,就需要把茶叶收起来了,这时毛茶的含水量在10%左右,这些水分能在后续的运输损耗中,保证其活性。
日光浴结束后,这些茶叶有了一个新名字——晒青毛茶。
汤醇味正
这点包含茶汤和滋味两个方面,汤醇,指的是茶汤醇厚饱满,能清晰地感受到厚重的内质和析出物,与之相反的是入口寡薄,滋味也乏善可陈。
味足,指的是滋味丰富多彩,能感受到分明的层次感,与之相反的是茶味空洞单一。有些茶头回品好像还不错,但仔细品鉴时却汤寡味淡,这就是内质不佳造成的。
香浓怡人
纯粹、浓郁、怡人和自然,这些都是内质好的新生茶,才具有的香气特质,有些山头茶,仅是拿在手里,令人愉悦的干茶香就能扑面而来,香溢满室。
闻香时也会遇到草青气过重的新茶,这一般是因为制茶工艺出了纰漏,比如杀青温度过低,晒青时间不足等原因,因此在开汤后需要仔细品鉴。
总之,闻香只是我们把握内质的一种方法,不管使用说明方式,都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外在的茶汤表现,去感受这款茶的内质。
茶气雄浑
与其他茶类不同的品饮体验是,普洱茶的茶气往往是非常足的,后背发热出汗、身体通达康泰,就像刚结束跑步一样,虽然大汗淋漓,但还是很舒服的。
相对于老茶,新茶的茶气往往达不到浑身出汗的标准,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体感反应,内质优秀的新生茶,要比内质不足的好太多了。
叶肥梗硕
上面所说的茶汤,茶香和茶气,说到底都是通过茶叶表现出来的,相比于其他几点,品鉴叶底的难度也更低,因此是非常好的判断方法。
冲泡结束后,可以将叶底倒进盛有清水的小盘子里,使其在水中自然散开,以便观察具体形态,观察结束后可以抓起进一步感受。
内质好的新生茶叶底,揉捏起来弹力十足,柔韧不易烂,手感也会更好,充分感受后,试着将叶底揉成一团,能保持聚而不散,揉而不烂的,就是内质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