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禅茶一味即禅是茶

时间:2023-08-28来源:茶都 作者:佚名浏览:
众所周知,禅和茶在佛教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喝茶讲禅,茶道又与禅相结合,所谓禅茶一味,就是说要通过茶去领悟禅的含义。茶道与佛教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其曰苦、静、凡、放 苦,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众所周知,禅和茶在佛教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喝茶讲禅,茶道又与禅相结合,所谓禅茶一味,就是说要通过茶去领悟禅的含义。茶道与佛教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其曰“苦、静、凡、放”
 
“苦”,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静”,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五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 可以说,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凡”,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 此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放”,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中六根,外六尘,内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茶道  品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以茶为媒 撒娇卖萌 求爱表白
以茶为媒 撒娇卖萌 求爱表白
喝茶前1个动作助长寿
喝茶前1个动作助长寿
一杯茶的关键因素:姿势与步骤
一杯茶的关键因素:姿势与步骤
喝古树茶为何体感舒服
喝古树茶为何体感舒服
喝剩的茶 可以清洁皮肤
喝剩的茶 可以清洁皮肤
各类茶的冲泡方法与技巧
各类茶的冲泡方法与技巧
怎样饮茶最健康呢?
怎样饮茶最健康呢?
一切终随茶香飘散 只留各自心
一切终随茶香飘散 只留各自心
挑选茶杯“四字诀”
挑选茶杯“四字诀”
挑选茶杯的常用准则
挑选茶杯的常用准则
茶叶冲泡几次才更健康
茶叶冲泡几次才更健康
一分钟教你成为辨茶高手
一分钟教你成为辨茶高手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