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欺骗,无疑是一种伤害,然而,诚实,有时是更大的伤害,即使说实话本没有错。在喝普洱茶这件事情里,对此我深有感受。
有个朋友说过这样一个经历,他被朋友邀约去喝一款老茶,说是某茶厂六七十年代生产的茶。对于朋友来说,光是这样的说辞已经提不起他对茶品的兴趣了,毕竟他深知那个茶厂在那个时期已经停产这款产品了,但是毕竟人家如此热情相邀,便也就去了,不过也还好,虽然茶品信息可能有误,但是口感还是可以的。可是,品饮过后,朋友面对“这款茶如何”的问题时却犯了难,看着所有在场茶友的津津乐道、毫不怀疑,说出茶品的真实情况无疑是要扫了大家的兴的,暂且不说别人是否会赞同这种说法,心理上或多或少会留下疙瘩,会直接影响对这款茶的品饮感觉,在这样的情况下,诚实无疑是最大的伤害。如果不说,又实在觉得有违本心,而且也不愿意朋友受到欺骗。
权衡之下,朋友对茶品口感各方面的优缺点做了一番评价,但终究没有没敢提产品的文化背景这些东西,因为真相太伤人。这位朋友喝了10多年的普洱茶,他大概更加能够理解那种“一款自己视若宝贝的茶被拆穿后什么都不是”巨大心理落差吧,而内心的沉稳也使得他选择了不诚实,避免伤害吧。
当然,有些人却并不能逃过这种伤害,有的人还是比较耿直、比较愿意说实话的。记得在某个普洱茶交流的群里,一个茶友晒出了一批干茶,并称是某山头几百年古树茶,然而另一位茶友立马给以反驳,一一说明并附上该山头真正古树茶的图,最先晒图的茶友大概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谎言被揭穿、无话可说,但是不难想象他此时心里的阴影面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