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女子身着曳地的轻纱,挽起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芊芊素手执一盖碗,直叫人看得心醉。
这是我对茶人的印象。也因这印象,对茶多了一份向往。
我学茶,是从喝茶开始的。
喝了3年的茶,终于下定决心,开始找专业的地方学茶。考察良久,选了当地还算有名的茶道培训机构。交完学费,充满期待地等着开课。
第一节课到来时,坐进古色古香的教室。地上是踏踏米,教室内有纱幔,花器,佛像等作为装饰点缀。戴着名牌,盘腿坐在茶桌前,等待老师上课。
第一节课老师讲的是:茶人的素养与服饰。老师讲茶人需要让人看着舒适,举手投足之间都要考虑到对面喝茶人的感受。这句话,是我记忆最深的。
难道,每款红茶都是同样的温度冲泡吗?难道,每款茶都是定点注水吗?难道,茶人只能穿传统服饰吗?难道,茶一定要分好坏吗?
过了3个月后,或许是老天爷实在不忍看我如此泡茶,于是派了一位“黄老爷”来我身边......
那次在草堂泡茶,接待顾客,黄老爷和我之前的中医班学生一起进来。对黄老爷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位满口台湾腔的“大叔”。之所以叫黄老爷,是我学生这么叫,后来我也就叫顺口了。
第二次见到他。我在泡生普,哪个山头的茶我不记得了。刚注水,他老人家就说:“水温高了!”
第四次见到他。他带着茶来到草堂,我说,这次您泡吧。(毕竟我心里是不服气的,做了那么多年的老师,总被人否定,这滋味不好受)
黄老爷坐定,温盖碗,投茶,注水,一气呵成。注水时,从外至内环圈,并未定点注水。
我觉得很奇怪,老师教的分明是应该定点注水的……
出汤后,喝了一口茶,我的心里就三个字“我服了”。黄老爷泡茶,毫不夸张地说:“把茶韵完美地激发出来了,就似千里马遇到了伯乐一般”!
从黄老爷那儿,学到了很多之前茶道老师没有教的知识。比如,哪个山头的普洱适合多少度的水温;比如,什么类型的茶适合用什么样的注水方法;比如,泡茶的人,心一定要静,否则茶汤会受到影响;比如,茶韵,茶气有什么样的区别。
在我看来,茶和中医是一样的,都是实用性极强的技艺。中医讲究手到病除,茶讲究喝着对味儿。
喝茶,不是一定要跟人生哲理扯上点关系,似乎和人生无关,茶就不是茶了。喝茶最关键的是喝的舒服,身体要舒服,这是首要前提。其次才是那些更深入的东西。
茶,可以只是解渴,也可让人开悟。茶,是个媒介,它能发挥怎样的功效与作用,全看你怎么对待它。